白娘子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她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30日作者:未知文章ID:86463浏览:

【原文】
    白娘子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她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有分割两界的习惯性功能。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有趣的是,这两者的转化又极为便利。白娘娘做妖魔做神仙都非常容易,麻烦的是,她偏偏看到在天府与地狱之间,还有一快平实的大地;①【    】,还有一种寻常的动物:人。她的全部灾难,便由此而生。
    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史并没有为它留出多少笔墨。于是,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她找上了许仙,许仙的木讷和萎顿无法与她的情感强度相对称,她深感失望。可怜的白娘娘,在妖界仙界呼唤人而不能见容,在人间呼唤人也得不到回应。但是,她是决不会舍弃许仙的,是他,使她想做一个普通人的欲求变成了现实。她甘愿为了他去万里迢迢盗仙草,甘愿为了他在水漫金山时殊死拼搏,一切都是为了卫护住她刚刚抓住一半的那个“人”字。
    在我看来,白娘娘最大的伤心处正在这里,而不是最后被镇于雷峰塔下。她无惧于死,更何惧于镇?她莫大的遗憾,是最终②【    】。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

【问题】
    18.下面对文中语句所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浑沌的人世间,利刃一划,或者成为圣、贤、忠、善、德、仁,或者成为奸、恶、邪、丑、逆、凶,前者举入天府,后者沦于地狱。”(比喻、排比)
    B.“普通的、自然的、只具备人的意义而不加外饰的人,算得了什么呢?厚厚一堆二十五史并没有为它留出多少笔墨。”(反问、借代)
    C.“她甘愿为了他去万里迢迢盗仙草,甘愿为了他在水漫金山时殊死拼搏,一切都是为了卫护住她刚刚抓住一半的那个“人”字。”(对偶、拟人)
    D.“她无惧于死,更何惧于镇?……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界的怆然象征。”(设问、比喻)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让白娘娘做妖做仙,她却只想做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8.B(B项中“普通的……算得了什么呢?”是反问,“二十五史”和“笔墨”都是借代。A没有排比;C没有对偶和拟人;D不是设问,是反问,没有比喻)
    19.①在妖魔和神仙之间
    ②没能成为一个普通人(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原文将他们让白娘娘做妖做仙、她一心要做人的情形交代更清楚,两者对比更鲜明。②原文用生动描写和反复手法表现白娘娘做人的渴望追求,更形象可感,表达感情更强烈。③原文更有文采,表达风格与前后文更为协调一致。(4分。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答出3点得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