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董华先生《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我就会【】钢筋水泥般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8日更新时间:2024年12月9日作者:未知文章ID:87043浏览:

【原文】
    读着董华先生《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我就会【    】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
    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童年的生活虽然【    】,但是充满了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
    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让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    】。(    ),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

【问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忘却    漫无目的    贫苦    触手可及
    B.遗忘    漫无目的    清贫    垂手而得
    C.忘却    漫不经心    清贫    触手可及
    D.遗忘    漫不经心    贫苦    垂手而得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因为故乡是不可复制的
    B.故乡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
    C.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但是童年是不可复制的
    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帆船远去,夕阳西下,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河流纵横交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

【参考答案】
    18.【词语辨析】(3分)
    A(第一组:忘却:不记得,忘记;遗忘:忽略忘记。根据上文读书的背景,应选“忘却”。第二组:漫无目的:形容无所事事,没有任何目标;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根据上下文,此句应指男孩悠闲地走着,应选“漫无目的”。第三组:贫苦:贫穷困苦;清贫:指非常穷苦,又形容穷苦而不失节。根据下文“但是充满了乐趣”,可知上下文形成对比关系,应选“贫苦”。第四组: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垂手而得:形容毫不费力。根据上文“奇迹般再生长”的语境,应选“触手可及”。)
    19.【语句衔接】(3分)
    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与前文衔接自然;“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与后文衔接,更为恰当。)
    20【表达效果】(5分)
    ①运用修辞手法,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更强烈。原句以“白帆”借代“帆船”,与“夕阳如血”构成强烈的对比,色彩鲜明;改句只交代了画面元素帆船及夕阳,但缺少色彩描写。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原句“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均为偏正的名词短语结构,整句形式,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改句变作散句,不够紧凑,缺乏音韵美和节奏美。
    [第①点3分,第②点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