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发布时间:2025年1月10日更新时间:2025年1月15日作者:孟浩然文章ID:87317浏览:

【原文】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②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澥:渤海的古称。

【问题】
    15.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
    16.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

【参考答案】
    15.D项,“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表述有误。本诗中的“钱塘潮”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喷雪溅珠,令人惊心动魄,凛然生寒,可以说,本诗中的“钱塘潮”是雄奇伟丽、气势磅礴的,而孟浩然的性格却是洁身自好、清白高尚的,他崇尚隐逸、性情清淡自然,与“钱塘潮”的形象特征迥异。
    16.①多感官结合。“百里闻雷震”“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分别从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方面来表现钱塘潮声势巨大,惊心动魄。②侧面表现。通过观潮的人来侧面表现钱塘潮,写人们听潮、出观、待潮、观潮、观感,层层渲染,来表现钱塘潮的奇观。③比喻。“惊涛来似雪”通过比喻手法,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的情景,令人惊心动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原文】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

  • 洞仙歌·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原文】 洞仙歌 毗陵赵府,兵后僧多占作佛屋 汪元量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

  •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原文】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

  •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原文】 点绛唇 再和送钱公永 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①。缥缈真...

  • 江上

    【原文】 江上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

  • 复活的土地

    【原文】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