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 】。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甚至对它【 】。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 】,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 ),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文章评点能广泛流行,一是形式灵便活泼,文字【 】,见解新颖独到,给人启发;二是能指导写作,有助于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写出优秀甚至合格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无所不至 求全责备 喜闻乐见 要言不烦
B.无所不至 声色俱厉 脍炙人口 言简意赅
C.无所不为 求全责备 脍炙人口 要言不烦
D.无所不为 声色俱厉 喜闻乐见 言简意赅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
B.而且中国古文的评点,日本人自己也从事
C.反而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
D.中国古文的评点,日本人自己反而也从事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科举考试中的读书人有助于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B.有助于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C.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有助于写出优秀甚至合格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D.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就能写出合格甚至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参考答案】
17.A(3分)(“无所不至”:①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②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求全责备”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言简意赅”形容言语简练而意思完整。)
18.A(3分)(结合上句来看,填写的这一句应该是递进关系的下一句,上一句关联词“不仅”,下文应该用“而且”,排除C、D;整句的陈述对象是“日本”,根据陈述对象一致的原则,排除B。)
19.B(3分)(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的语病。“在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应该改为“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优秀甚至合格”应该改为“合格甚至优秀”。A、C两项修改不全面,D项夸大了文章评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