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殇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1日作者:陈永林文章ID:88643浏览:

【原文】
    灯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
    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
    女人说:“钱呢?”
    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
    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
    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
    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
    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
    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
    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
    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
    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
    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说厂子亏损。春生办了厂后,村里人都想进他的厂,村里人给春生的笑容越来越多,看春生的目光越来越谄媚了。
    “唉——”六根就长长地叹气。六根掏出枝烟,点了,狠狠地吸。烟雾整个裹住了六根满是阴云的脸。
    春生家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可在村里人眼里竟不如一个坏事干尽的春生。
    一只只大红灯笼从六根眼前飘走了,进了春生的家。
    女人把六根拉进屋:“犯得着生气吗?别气坏了身体。”女人关紧门,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仍是那么刺耳。女人就开了电视机,有多大声开多大的声。
    女儿说:“爹,村里人送的灯笼没有一点价值。我们给自己家挂个灯笼吧。”
    六根骂:“别丢人现眼。”
    此时,门被拍得砰砰响。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六根的睛睛竟湿了。六根忙放鞭炮,又不住地给小孩散糖。一小孩说:“六根叔你别生气。爸妈被钱迷了心窍,为一百块钱给春生送灯笼。今天我们给您送灯,今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六根听了这话,眼一涩,脸上竟有两条小虫子爬。
    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
    六根又喊女人与女儿:“你们把房里的灯笼全拿来。”
    几百只灯笼很快堆了一地。六根拿出打火机,点了火。片刻,灯笼全着火了。
    一小孩问:“六根叔,你咋烧灯笼?”六根说:“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片刻,几百只灯笼就化为一堆过眼的火红。
    六根把这盏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夜来灯亮,不失光明;风吹雨淋,永不变色。
    (选自《小说选刊》2015年第6期,有删改)

【问题】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围绕中秋节门前挂灯笼的故事展开情节,让人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的美丑善恶,弘扬正气,抨击时弊。
    B.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与六根有很大的不同,造成这种情形的直接原因是手里没钱,儿子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C.往年中秋晚上,村里人在六根家门前挂许多灯笼,这是对他的信任;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这说明村里人财迷心窍、见利忘义。
    D.小说情节起伏跌宕、语言含蓄简洁,作者以先扬后抑的手法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村长六根、村民等,进而揭示小说的主旨。
    8.小说中的六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7.D(3分)
    试题分析:D项中“含蓄”“先扬后抑”不对,小说没有这些特点。
    8.(6分)①敬业清廉。六根是一个长期工作在最基层的村长,自己当了七十几年村长,爱村,敬业,没有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②清醒自尊。她清醒地认识到“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③简单粗暴。对妻子女儿动辄就骂,显得有点粗暴简单。(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分析六根的形象,要关注小说中对六根的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对六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沉了脸说道”“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刘根感到极难过。“今后,我们每年都要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六根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但面对现实情况,也感觉无能为力,而且他是一个对妻子和女儿很粗暴的人。
    9.(6分)①“殇”本意是指人没有到成年就死去;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本文指六根面对门前挂灯笼这件事的变化,内心产生的剧烈伤痛。③也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转型时期,作者对人心趋向于金钱的追求、真善美被抛弃的感伤。
    试题分析:标题“灯殇”寓意颇深,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泯灭的祭奠。灯笼本来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现在,在经济利益的利益诱惑下,人心趋向于对金钱的追求,忘却了真善美。用“殇”字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现实感觉到伤痛。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是基本意义,要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此题先解释“殇”的含义,再解释“灯殇”,也就是对文章的情节做简要的概括,再结合主旨分析深层含义:指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社会转型时期,作者对人心倾斜、真善美被抛弃的感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行舟忆永和兄弟

    【原文】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原文】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唐]杜甫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

  • 村夜

    【原文】 村夜 自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

  • 冬天

    【原文】 冬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

  • 小满

    【原文】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

  • 村行

    【原文】 村行 王禹傅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