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鲁迅《雪》选段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①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但是,【朔方②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注】①胡蝶:同“蝴蝶”;②朔方:北方。
【问题】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省略号作用相同的项是(3分)
A.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B.“……”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C.他返回试验田对那些出现分离的稻株进行研究,高的、矮的、早熟的、迟熟……一一做了详尽记录。
D.许多这样的热情交替出现,有的过一定时期去而复来,有的出现一次便永远消失了……
19.拟人具有人格化特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拟人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决不粘连,他们如粉如沙般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从传递信息角度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笔触更细腻?(4分)
【参考答案】
18.D(3分)
19.句中把雪用“孤独”“死掉”“精魂”作比拟,体现了雪的人格化特性。(2分)朔方的雪映衬无边的旷野,故有孤独之美。雨在凛冽的天宇下冻结,故视为雨的死亡。(2分)
20.①强调重点不同。文段以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作对照,指出朔方的雪鲜明反差,因此要把“如粉,如沙”的典型比喻前置,以凸显朔方的雪特征。
②适用位置不同。因为后文还要再次插入以屋上的雪作对比,所以外加“就是这样”再次强调。
③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铺陈直叙,原句较有诗意和力度,和“朔方的雪”特征更贴合。(答对2点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