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①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②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②甑:煮酒之器。
【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转写愁情来反衬喜雨,诗意跌宕起伏。
B.“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C.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D.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有些扫兴。
16.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6分)
【参考答案】
15.D(解析:结合诗题“喜雨”可知此处“隔水相语”写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
16.①比喻(明确手法,1分),将田地里禾苗比作青褥,将山峰比作屏风(结合诗句分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雨后清新而富于生机的美景(作用效果,1分);②视角变化(明确手法,1分,写成远近结合或俯仰结合或其他说法均可),颔联有远(山峰)有近(禾苗),有俯(禾苗)有仰(云霄)(结合诗句分析,1分),画面立体,层次分明(作用效果,1分);③动静结合(明确手法,1分,写成以动衬静,反衬等均可),山峰矗立为静景,风吹禾苗、行人对话为动景,枝条折断均为以声衬静(结合诗句分析,1分),既写出了自然生机勃勃之美,也突出了生活趣味(作用效果,1分);④视听结合(明确手法,1分),田地、青山、溪水、立鹭为视觉,风声、人语为听觉(结合诗句分析,1分),呈现一片生机,表达喜悦之情(作用效果,1分)。(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果只写明手法不分析,不超过2分,手法超过两种,只以前两种计分)
附:【吴鹏飞韵译】想要知道这场春雨让万物多么欣喜/请你听一听/那河流震天动地的水声/禾苗在风中凌乱地摇摆如万畴锦被/山峰层层叠翠直插云霄似千座玉屏/行人隔着河水遥遥地对话/枝条忽然折断/让站在其上的白鹭受了惊/年年只为没粮做饭和酿酒而愁苦/今年愁的是没有更多的炊具和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