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车过戈壁滩,(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叫梭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抵抗严寒酷暑的植物,是沙漠的守护神。从此,我记住了你美丽的名字——梭梭,记住了那一抹生命的绿!
与你再相见是在援疆工作队组织的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一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是一根根纤细的浅黄的甚至是干枯的枝条,我诧异,这是什么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那么单薄的躯干,根须都埋在干涸的沙石中,只露出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就像一个病快快的孩子。】放眼一望,那弱小的星星点点的身影散落在这苍茫辽阔的莽原上,显得格外的形单影只,让人觉得是多么不堪一击!她用什么去与这恶劣的环境抗争呀?与我一起劳动的上官警官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两年,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洲。梭梭,是沙漠中的守护神!”
梭梭?这就是梭梭!是我曾在车上匆匆一瞥却牢牢印在心中的那一抹生命的绿!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刺到了一样,望着手中的那一支支枯黄,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敬畏生命”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蹲下身子,怀着一颗度诚的心,把一株浸润着爱与希望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沙坑之中,【然后捧起一把一把的土石,一点一点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
【问题】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我的眼帘就这样惊喜地跃入一抹翠绿
B.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
C.当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时,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
D.当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时,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正要把我的眼睛逼到疲倦
19.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然后捧起土石,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参考答案】
18.B
[解析]根据下文“那叫梭梭”,主语应为“一抹翠绿”。
19.运用比喻、拟人,把梭梭树苗人格化,比作病怏怏的孩子,生动地写出梭梭树苗纤弱的形态。
【评分标准】4分。手法2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0.原文使用数量词,(1分)使动作描写更具体,(1分),更有画面感与感染力,(1分)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虔敬、期许等情感。(1分)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