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

发布时间:2025年5月9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9日作者:未知文章ID:88818浏览:

【原文】
    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及运用规律创造出的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到后来的驯养、种植等,都需要人类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有充分认知,并根据认知结果寻求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来展开实践活动。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
    与此同时,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而在工业社会,随着资本逻辑横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让包含科技在内的人的多数活动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出现了科技与伦理相分离的异化景观,科技沦落为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物质利益的冰冷工具。科技与伦理分离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重塑科技活动的伦理维度、实现科技生态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实现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即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技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原则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统一体现在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及全过程中。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而言,科技要自觉放弃原有的唯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使科技发展和应用从一开始就在自然资源可循环再生、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伦理预设下开展。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而言,科技要具.备对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害废弃物进行有效降解的能力和方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之覆辙,实现科技的无废化、清洁化生产应用,真正实现科技活动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化转变。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还要求实现科技与人的有机统一,这是确保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条件。在工业文明社会中,私有制下的资本逻辑在促进科技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让科技逐步走.上与人分离的异化之路。科技由早期社会中协助人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的为人性特质,蜕变为“与劳动(人)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利益)的独立力量”。资本逻辑下科技与人分离的结果,使得科技活动漠视自然规律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而单单寻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
    因此,要实现科技与自然有机统一的伦理诉求,就要克服科技与人分离的异化状态,回归科技为人而存在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能促成科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摘编自刁龙《从伦理视角看科技生态创新》)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既是对象属性的认识,也是具体的手段,二者的统一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结合。
    B.在早期人类社会,科技与伦理已经有机结合,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是当时普遍的伦理准则。
    C.在工业社会,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使科技发生异化,最终导致既与自然分离,也与人分离。
    D.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科技活动抛弃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生产过程无废化、清洁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内涵之后,用狩猎、种植等人类实践活动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B.文章通过历史演进的论证方式,凸显了早期人类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处理科技与伦理关系上的差异。
    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着手,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中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人的阐述。
    D.文章大体按照阐释概念、提出面临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顺序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进行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其探索行为在早期以最初样态的形式呈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活动。
    B.人类之所以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不为,是因为认识到了科技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的生长规律。
    C.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向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可降解塑料袋,这体现了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D.只有使科技重新具备为人性特质,才有可能使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缓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参考答案】
    1.C
    2.B
    3.A
    【解析】
    1.A项,曲解文意。“二者的统一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结合”不当,根据文意,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促成科技与伦理结合的相关语句在原文第二段“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
    B项,扩大范围。“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是当时普遍的伦理准则”不当,原文为“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
    D项,偷梁换柱。抛弃的应是“唯经济增长”的思想,而不是“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
    故选C。
    2.B项,论证手法理解有误。文章第二段、第四段在论证早期人类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处理科技与伦理关系上的差异时,将两个时期的科技活动进行了对比,采用的是对比的论证方式,而非“历史演进的论证方式”。
    故选B。
    3.A项,曲解文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活动”不当,根据原文“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可知,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的探索行为是科技活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江南杂题

    【原文】 江南杂题 张祜【注】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 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

  • 江畔独步寻花(之五)

    【原文】 江畔独步寻花(之五)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

  • 一种美丽叫放弃

    【原文】 一种美丽叫放弃 梦秋 ①每一次默默的放弃,放弃某个心仪已久却无缘份的朋友...

  • 送友人

    【原文】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

  • 寒食①

    【原文】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

  • 入昌松东界山行

    【原文】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