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眼镜 老舍 宋修身有对儿近视镜,可除读书时不戴。他正往学校里走,这回,眼镜盒子是卷在两本厚科学杂志里。本打算把盒子放在袋里,可身上各处的口袋都没空:笔记本,手绢,铅笔,橡皮,两个小瓶,一块吃剩...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26【原文】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任何文明形态都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承担者,生态文明的主体承担者是 公共人 与 生态人 组合而成的 生态公民 。 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受...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25【原文】 成思危:皓首穷经情满腔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北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岁的成思危随全家到达香港。面对破碎的山河,父亲成舍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咏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对幼年的成思危言传...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20【原文】 三笑 于德北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州。 或许,这也称不上是一个故事吧。 1993年的春天,他因为单位的业务,从北方直抵上海,又从上海转杭州,从杭州坐夜航船到苏州。船上的一夜十分诗意,他要了一碟豆腐,一碟...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19【原文】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 万物一体 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 万物一体 而刊落后面的 仁 字,这就使得...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18【原文】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12【原文】 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自束发读书庐山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书九千卷,名舍曰李氏山房。调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将荐改秩,常推其友刘琦,佐击节曰: 世无此风久矣。 并荐之。 熙宁初...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11【原文】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x-j-p总书记强调,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 】的话语,揭示了创造 中国奇迹 的朴素哲理,( )。只有拼与干,才能杀出筑梦圆梦的 血路 。...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10【原文】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① 杜牧 暖云如粉草如茵,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②,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③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注】①张祜:唐代诗人,家...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07【原文】 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七年从幸北京。明年北征,幼孜...
分类:阅读理解,答案 文章ID:90606【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原文】 详定试卷(其二)① 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当时赐帛倡...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原文】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原文】 海棕行 杜甫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
【原文】 潭上作 【唐】张乔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
【原文】 月上瓜州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
【问题】 结合事例简要地从正面评价《水浒》中的吴用。 【参考答案】 示例:吴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