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发布时间:2012年9月3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7日作者:未知文章ID:5459浏览: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之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受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问题】
    1.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是否言而无信?
    3.想象四个弟子再来原地相聚的情形,他们的心理活动会有哪些变化?
    4.哲学家为什么在带着学生“游历了所有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后,给学生上这最后一课?请谈谈你的看法。
    5.最后一句话含蓄、意味深长,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如何铲除旷野里的杂草。
    2.不是。哲学家人虽未到,却已经用事实“宣布”了最正确、最理想的答案。
    3.震惊一疑惑一顿悟
    4.美德太重要了。(答案不强求一致)
    5.点题,说明美德是一个人灵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