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5日更新时间:2024年6月22日作者:未知文章ID:6236浏览:

【原文】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千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素性】佞邪    素性:朴素的品性
    B.于是【刊章】讨捕    刊章:刊登文章
    C.俭得【亡命】    亡命:丢掉性命
    D.若不重其【名行】    名行:名声和品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
    A.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C.钦【因】起抚笃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D.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俭美好的德行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组是(    )
    ①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③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⑤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俭最初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刺史讥笑他,所以张俭称病推辞不就。
    B.张俭冒死严劾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
    C.由于受到陷害,张俭离家出逃,所到之处,人们不惜身家性命,掩护隐藏他,足见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仕,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不再参预政事。

【参考答案】
    9、D(A素性:一向的品性。B刊章:在诏令上删除告密者的名字。C亡命:逃命)
    10、B(A①所:助词,当“所……的”讲。②所:名词,处所,地方。B均为人称代词,他。C①因:连词,于是,便。②因,介词,“依照、根据”。D①以,连词,因。②以,连词,假如)
    11、D(①侯览的行为。③朱并对张俭的陷害。⑥张俭不得已接受卫尉的官职)
    12、A(“以刺史非其人”的意思是“因为刺史不是与职位相称的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