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宁静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0日更新时间:2024年7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6608浏览:

【原文】
    守住宁静
    ①有人出了个题目给两位画家,要求以《宁静)为题各作一幅画。一人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人则画了一个激流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根小枝,枝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那只小鸟正在窝里睡觉。后一位画家是真正了解于静的真谛的,这只在瀑布声中也能安然入睡的小鸟,不为环境所动,保持了于静。
    ②宁静是一种境界。宁静是无法伪装的,因为它不仅权是一种表情;宁静也是无法“执行”的,不能仗“立正”“稍息”一样听到口令即可摆布出来,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姿势。宁静是内心的妄中和外表的平静的有机契合。于静地生活是人生的一种极高境界,忘却了忧乐,不是没有忧乐,忧乐了然于心,却又不为忧乐所动摇改变.就像一丛脱落?绿叶红果的灌木,它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失去,在和煦的晚风中平静祥和地伫立着。
    ②宁静是一种悟性。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人世间真玄机,惟静者能看得透。能够宁静生活的人,他悟出了大自然的魁力在于宁静,而人类作为大自然的宠儿,又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生命追求如大自然船的平静祥和呢?宁静其实是人生中一道明亮的风景线。因为拥有了宁静,忧伤得以远去,怒火得以熄灭,伤痕得以修复,痛苦得以消失。
    ④宁静是一种执著。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对我们产生诱惑,但我们往往终其一生也只能做完其中的一些事情,而且有可能做完的这些事情并非是自己最满意的。惟其如此,我们必须让心灵保持宁静,把注意力集成一束,专心致志地干好当前最值得千的事情。宁静致远。无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要顶住干扰,耐住诱惑;不论风干风紧、潮涨潮落,都要排除私欲,远离烦忧,永远保持一份心的执著。
    ⑤甘于宁静不是无聊,更不是无为。
    ⑥【甘于宁静往往是个性张扬的一种前奏】。
    ⑦守住宁静的人,其心境和外境会一直处于良知的烛光照耀之中,并对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认知。守住于静的人,他坚信,无论是大树小草、高山低谷,生命同样辉煌,阳光同样灿烂。
    ⑧世事纷纭,红尘滚滚。
    ⑨守住了于静,就是为自己的心灵世界留下了一方净土。在这片宁静的土池上薪耘、播种,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有所突破。(作者王庆元。有删改)

【问题】
    15、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说“后一位画家是真正了解于静的真谛的”(4分)
    答:
    16、请你从境界、悟性、执著三方面指出“宁静”的内涵。(6分)
    答:
    17.如何理解“甘于宁静往往是个性张扬的一种前奏”这句话?(4分)
    答:
    18.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从两幅画谈起,让读者对“宁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B.第②段结尾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道出了“宁静”的平静祥和。
    C甲第③段结尾的排比句告诉我们拥有宁静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大
    D②一④段用并列式结构从不同方面阐释了作者对“宁静”的理解。

【参考答案】
    15.因为后一位画家的作品体现的是内心的宁静(4分)
    16、(1)宁静是一种境界,是内心的安宁与外表平静的有机契合。(2)宁静是一种悟性,
    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正确感悟.(3)宁静是一种执著,它能抵制各种诱惑,专心致志干好当前最值得干的事情(共6分。每点2分)
    I7.甘于宁静的人能在宁静中保待清醒,坚守信念,默默努力,为实现自身的独特价值而作好准备。(4分)
    18、C(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