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对联

发布时间:2013年4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30日作者:未知文章ID:9627浏览:

【原文】
    漫话对联
    ①对联,俗称对子、联语,雅称楹联。
    ②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上承对立、平衡的自然大道,下依汉字的方块字形及其丰富内涵,不断发展,历经各朝各代,至清代达到巅峰。真可谓:地不分东南西亲,从宫殿庙堂到村屋茅舍,处处可见对联;人不分男女老少,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读,人人喜爱对联。对联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受欢迎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渗透力、实用性以及覆盖面,是现今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比拟的。
    ③对联是我国传统的样式。关于它的起源,有五代说、唐代说、梁代说、晋代说,众说纷坛,至今尚无明确定论。
    ④对联按不同的方法,可分成若干种类。(A)【按所用之处分,有门联、楹联、厅堂联、胜迹联等。按内容分,有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按技巧分,有迷联、隐联、巧趣联等。按字数分,有短联、中联、长联、特长联。按句数分,有单句联、多分句联】。
    ⑤为辞旧岁、迎新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它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所谓桃符,就是悬挂门两边的两块木板,上画驱鬼慑怪的“门神”,如最先的“神茶、郁垒”,到后来的“秦叔宝、尉迟恭”。之后,“门神”逐渐被书写的“吉语”所代替。又后来,“吉语”成为对偶的“骈语”。最后发展成了两句对伏的句子,这就是春联。(B)【多数人认为,春联最晚始于五代后蜀时期,代表作是后蜀君主孟昶的桃符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⑥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每到过年,国内外华人都要在自家门上贴一副喜庆吉祥的对联。这是一个数亿人的自发行为,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对联之所以千年不衰,之所以深入人心,恐怕与每年一次的贴春联大有关系。
    ⑦(C)【春联的特点是:字数较少,多为5~11言,还常配以4个字的横批】;一般用红纸书写,不裱直贴;内容多与迎新辞旧、喜庆吉祥有关。如迎春咏春:“新联一副报春讯;妙对两行传福音”。当春述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抒发理想:“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图吉祈祥:“五彩云开祥气满;三阳运转惠风来”。勉志修身:“无春不岁;有志成才”。行业吉语:“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结合干支:“乙星明亮春情动;酉殿辉煌瑞气生”。结合生肖:“昨夜金鸡辞我去;今朝玉犬叩门来”等。
    ⑧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所以也同样必须符合对联的格律。简单地说,春联的格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词语对偶。二是音调对立。三是形对意联,即上下联内容相关,服务于同一主题。
    ⑨软笔书法,是春联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以人们历来推崇联墨合壁,要求作春联者,最好自己能把春联书写出来。当然,书写春联自有一定的格式规矩,不能想当然地随心所欲。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自上而下竖写;先写上联(右联),再写下联(左联);春联的横批,从右到左书写。
    ⑩贴挂对联也有讲究。由于对联一般都是竖写的,所以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贴挂在右边,下联贴挂在左边。

【问题】
    13.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答:
    14.文中第⑥段加点的“之所以”“大”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
    15.文中(A)(B)(C)处均运用了说明方法,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我选择的是【    】处,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
    16.请根据所学知识,补出下联。(2分)
    上联:写对联,抒情怀,传承民族文化;
    下联:【    】。
    17.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3.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名称、影响、起源、种类、格律、贴挂方法等知识,并详细介绍了春联,表达了加强对联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意愿。
    14.不能去掉。“之所以”连用,构成反复,强调了贴春联对对联的影响,如果去掉,语气平淡,大大削弱了这种表达效果。“大”是“非常”的意思,强调关系之大,但并不绝对,体现了说明文用词严谨、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5.(A)处;分类别;作用是将对联的种类说得更加条理清晰。(B)处;举例子;作用是将春联的起始年代及特点说得更加具体,更有说明力。(C)处;列数字;作用是将春联的字数要求说明得更加准确具体。
    16.读好书,做好人,争当三好学生;讲文明,树新风,争创文明城市;读名著,养文气,陶冶美好情操。
    17.这种做法是不可取代的。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宣传对联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