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3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作者:未知文章ID:12554浏览:

【原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问题】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参考答案】
    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
    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
    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