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2日更新时间:2024年5月29日作者:未知文章ID:13202浏览:

【原文】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问题】
    8.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    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    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    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花之隐逸者【也】    来岁不改其性【也】
    D.同予【者】何人    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参考答案】
    8、A
    9、D
    10、A
    11.(6分)(1)(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观:观赏,1分;亵玩:玩弄,1分;句意1分。)
    (2)(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为:因为,1分;芳:发出芳香,1分;句意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