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发布时间:2014年5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7日作者:未知文章ID:15127浏览:

【原文】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宋史·苏洵传》)

【问题】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闭户【益】读书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9.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6分)

【参考答案】
    7.答案:①得到。②更加(发奋)。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8.答案: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②(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第一问: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第二问: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
    评分:共6分。第一问4分,异、同各2分;第二问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