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难关的通行证

发布时间:2015年4月7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2日作者:未知文章ID:21313浏览:

【原文】
    闯过难关的通行证
    ①当我们步入人生最为艰难的时刻,当眼前的困境久攻不破的时候,最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很可能陡生的自卑就让我们选择了退却。因为退却,我们与前方可能并不很遥远的目标,便这样失之交臂。
    ②人生更大的悲哀与错误,还在于遭遇困苦时把改变自己处境的机会交到别人手上。就像小孩子跌倒了渴望父母家人把自己抱起来,就像刚到一个新单位没想着做些什么就开始指望单位予以安排退休。其实很多如这般美好的幻想都只会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现实,而且正是这些不太切实的幻想,将我们本来拥有的一点点自信磨损。
    ③面对难关,我们一般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望而却步,另一种是勇敢地面对,从而闯过难关。那么,我们凭借什么来闯过难关呢?
    ④黄经国生长在香港一个富有的家庭,由于父母对他有偏见,从小以来,他便成了父亲的出气筒,甚至到了高中,父亲对他仍然是随便打骂。在他父亲不断地打骂中日渐自卑,甚至于难得的一次次学校的群体活动,他也是躲得远远的。一次偶然参加了示威活动受到启示之后,他决心改变自己。为了改变自己口吃的毛病,他积极地参加许多大型聚会,甚至不怕他人讥讽与耻笑,追随牧师左右,学习人家讲道的技巧。经过不断地努力,他克服一个又一个心理障碍,攻破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弱点,由一名害羞、口吃、胆小、自卑的小家伙,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将自己改造成为了人寿保险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袖人物。
    ⑤梁启超说,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说明人的潜能可以随面对的压力大小发挥,它是无限的。所以朋友,当我们与困境不期而遇时,让我们把他的话在心底温习一遍,那么,我们的心里面便会充溢着满腔的自信。
    ⑥唯有自信,才是走过难关的通行证。就像黄经国,一旦信心确立,且破除一切艰难去做,成功便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物。
    (选自《中国中学生报》第1236期,作者:阮梅)

【问题】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2分)
    14、第③段在本文中有何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4分)
    结构方面:
    内容方面:
    15、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写出黄经国转变的过程。(4分)
    16、试将下面这个事例和黄经国的事例作比较,说说两人的经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有个同学已经取得了去英国留学的资格,后来听说美国也要招生。他想去美国深造,所以对他们的系主任说他想参加去美国留学的考试。系主任同意了这位同学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如果他考不上,那么去英国的资格也会被取消。这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然而,他非常自信地参加了考试,并且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争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相同点:
    不同点:
    17、请你为第①②段的论述举一个实例。(3分)

【参考答案】
    13、唯有自信,才是走过难关的通行证。
    14、结构方面:承上启下内容方面:指出面对难关,我们一般都面临两种选择,并提出我们凭借什么来闯过难关的问题。
    15、摆事实,讲道理战胜自卑,确定信心,最终成为人寿保险行业中独当一面的领袖人物?。
    16、相同点:都是因为自信而最终取得成功。
    不同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这位同学一直自信,黄经国则是开始自卑,后来才确定信心的。
    17、示例:
    一名山西的18岁的小伙子他是家中的长子,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母亲几乎为他包办了所有的事,简直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当然,他也有独立的愿望,也希望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一下成功的乐趣。然而,他的行为往往给他带来的不是赞扬、鼓励和支持,而是父亲严厉的指责,甚至挖苦、取笑。于是,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什么方面都不行,都不如别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