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发布时间:2015年7月1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29日作者:未知文章ID:23164浏览:

【原文】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②焦思:焦虑思考。

【问题】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
    ③乃【苦】身焦思    苦:
    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译文:
    ②女忘稽之耻邪?
    译文:
    2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答:
    23.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4分)
    答:

【参考答案】
    20.(3分)①奋起,指有所作为
    ②犯错误
    ③使……痛苦
    21.(6分)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②你忘记了在吴国(会稽)所受的耻辱了吗?
    22.(2分)(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
    23.(4分)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现实意义围绕“物质生活优越了,仍需要具有忧患意识”回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