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快与慢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2日更新时间:2024年10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25715浏览:

【原文】
    读书的快与慢
    ①传统读书主张熟读精思,细嚼慢咽。“文选烂,秀才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古人主张,“读书须是仔细,逐字逐句要见着落”,每句先逐字训①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这种读法,细则细了,效果也可以,而速度当然不讲究的。
    ②时代在进步。古人说:皓首穷经②。今天皓首焉能穷经?据当代学者拜因豪统计:“今天一个科学工作者即便日以继夜地读书,也只能阅读有关他自己这个专业的世界上全部出版物的百分之五。”为了适应新的情况,读书的速度不能不讲究了;快速读书已成为海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科目。
    ③据证明,快速读书是能做到的。只要抓住文章的筋骨脉络,一段一层地读,迅速掌握各段各层提纲挈领的观点,略去分析引例论证过程;居高临下,一览便知文章主旨。只要像雷达扫描一样搜索文章新奇独特的见解,把推出新奇见解的过程,先搁一边,有可取价值的地方,放慢速度品味咀嚼,寻幽探微,就能既精又快。只要在通读时,抓住文章的神韵实质。就能快。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后人多是歪批,其实他是不拘泥于一般的咬文嚼字,而是摄其神韵,摄其实质。诸葛亮也是这样,他与徐元直、石广元、孟公威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因而诸葛亮比他们三人略胜一筹。
    ④只要是精力集中,分析综合判断力强,反应灵活,思维迅捷,一目十行是可以的。列宁读书就快得惊人:“他惯于一目十行、十二行,迅速地抓住整段整页意思。”
    ⑤因此,读书当根据不同文章,双管齐下。既可以从字词入手,一字一词地熟读精思,细嚼
    慢咽,也可以从篇章段落入手,做到一目十行,一览便知,提高读书的速度和效率。
    注①训:解释词的意思。②皓首穷经:用毕生精力读完经典著作。

【问题】
    1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读书的“快”是指什么?读书的“慢”又是指什么?(4分)
    16.第③段说“快速读书是能做到的”。从文段内容看,怎样才能做到快速读书?(限30字内)(3分)

【参考答案】
    14、(3分)读书当根据不同文章,双管齐下。
    15、(4分)“快”是指:一目十行,一览便知。(2分)
    “慢”是指:熟读精思,细嚼慢咽。(2分)
    16、(3分)抓住文章筋骨脉络,搜索新奇独特见解,抓住神韵实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