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1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3日作者:未知文章ID:29715浏览:

【原文】
    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闵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囊者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光显于世,则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汉之传经,弟子常千余人,而位富者至公卿,下者亦为博士,以名其学,可不谓荣欤?而班史乃断之曰:“盖禄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①,不易得也。”而况于今日乎?
    今之为禄利者,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穷年所习不过应试之文,而问以本经,犹茫然不知为何语,盖举唐以来帖括之浅而又废之。其无意于学也,传之非一世矣,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惟贫而不能徙业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语之以白沙、阳明②之语录,则欣然矣,以其袭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华者,颇好为诗,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吾行天下见诗与语录之刻,堆几积案,殆于瓦釜雷鸣,而叩之以二南、雅颂之义,不能说也。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若徇众人之好而自贬其学,以来天下之人,而广其名誉,则是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惟是斯道之在天下,必有时而兴,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虽去之百世而犹若同堂也。所著《日知录》三十余卷,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庶不为恶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其亦可以毕区区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时,若为己而不求名,则无不可以自勉。鄙哉硁硁③,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高明何以教之!
    (取材于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
    注释:①榖(gǔ):傣禄。②白沙、阳明:即陈白沙、玉阳明期代儒学家。③硁硁(kēng):固执。

【问题】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悼其学之无传    悼:担心、痛惜
    B.下者变为博士,以名其学    名:名誉、名声
    C.其无藉于经术也审矣    藉:凭借、借助
    D.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    贻:给予、赠送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闵其年之衰暮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下者亦为博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其无意于学业,传之非一世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所以异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故以夫子之门人,且学干禄
    理解:所以哪怕孔子的弟子,尚且要学习求得做官的本事
    B.读书而又皆躁竞之徒
    理解:发愤地读书而且都是争先恐后勇于竞争的一些人
    C.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理解:高明的木匠不肯为缺拙劣的木工改变或放弃规矩
    D.若徇众之之好而自贬其学
    理解:倘若让我屈从世俗之人的喜好而自己贬低自己的学说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顾炎武不愿“招门徒”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
    ②语之以五经则不愿学
    ③而今日之诗,亦可以不学而作
    ④于此时而将行吾之道,其谁从之
    ⑤枉道以从人,而我亦将有所不暇
    ⑥惟多写数本以贻之同好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友人殷勤致意,恳切请求顾炎武招收门徒,以此树立声望,显名于世,但顾炎武坚决表示不愿意这么做。
    B.顾炎武主张欲写诗应先举心治学,研读经书,做到烂熟于心,认为当时那些诗,不研读五经也可以做出来。
    C.顾炎武反对做学问急功近利,反对断章摘句的速成方法,认为在当时风气下,自己的学术主张没人会接受。
    D.三十余卷《日知录》是顾炎武一生的事业,是他的“区区之愿”,顾炎武要全力投身写作没有闲暇招门徒。

【参考答案】
    6.B(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扬名)
    7.D……的原因(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们。B动词,做;被,表被动。C代词,这种;语气副词,表强调)
    8.B(又都是读书而急于迫名逐利的一些人)
    9.C(①是孔子的话,为了说明“门徒”求学的动机;⑥与“招门徒”无关)
    10.D“一生的事业”说法不妥,顾炎武的“区区之愿”是“有王者起,得以酌取焉”,“全力投身写作”文中无据,更不是拒招门徒的原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