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读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1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5日作者:未知文章ID:29718浏览:

【原文】
    傅山。字青主,阳曲人。六岁,啖黄精,不谷食,强之,乃饭。读书过目成诵。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搢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愤之。提学袁继成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阉党也。山约同学曹良直等诣通政使,三上书讼之,巡抚吴亦直袁,遂得雪。山以此名闻天下。甲中后,山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且曰:“不敢愧友生也!”山省书,恸哭,曰:“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
    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然山深自咤恨,谓不若速死为安,而其仰视天、俯视地者,未尝一日止。比天下大定,始出与人接。
    康熙十七年,诏举鸿博,给事中李宗孔荐,固辞。有司强迫,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至京师二十里,誓死不入。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魏象枢以老病上闻,诏免试,加内阁中书以宠之。冯溥强其入谢,使人舁以入,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仆于地。魏象枢进曰:“止,止,是即谢矣!”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山叹日:“今而后其脱然无累哉!”既而曰:“使后世或妄以许衡、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至家,大吏成造庐请谒。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或曰:“君非舍人乎?”不应也。卒,以朱衣、黄冠敛。
    山工书画,谓:“书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诗文初学韩昌黎,崛强自喜,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不原以此名家矣。著有《霜红龛集》十二卷。子眉,先空:壁亦附焉。
    (选自《清史稿》,有改动)

【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洲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省书    省:丢弃。
    B.比天下大定    比:等到。
    C.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    舁:抬。
    D.山工书画    工:擅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1.A.强之,乃饭    今君乃亡赵走燕
    B.使人舁以入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且死不瞑目矣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D.人谓此言非止言书也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直接表现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一组是(    )
    ①读书过目成诵
    ②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
    ③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
    ④翼日归,溥以下皆出城送之
    ⑤山冬夏著一布衣,自称曰“民”
    ⑥后信笔抒写,俳调俗语,皆入笔端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山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当提学袁继咸被人所诬陷时,他挺身而出,和曹良直等赴京向通政使申诉。
    B.对门生营救自己一事,傅山深感遗憾,认为不如早点死为安,所以他每天仰视天空、俯视地下,不与外人接触。
    C.傅山性格刚烈。皇帝下诏要大臣举荐人才,当傅山被给事中李宗孔推荐时,傅山坚决不答应,即便官员强迫,他也不从命。
    D.文章最后一段写傅山在书画和文学上的成就,这既是对傅山人格刻画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对傅山人格魅力的一种强化。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季天下将乱,诸号为捂绅先生者,多迂腐不足道,愤之。(4分)
    译文:
    (2)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3分)
    译文:
    (3)子眉,先卒,诗亦附焉。(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9.A(省,阅览)
    10.B(A、副词,“才”/连词,“却”;B、连词“而”,表修饰;C、副词,“将”/连词,“并且”,D、助词,表肯定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
    11.D(①写傅山的聪颖;②写继咸赠诗傅山;④写他人对傅山的敬重。)
    12.B(不是对自己被救的遗憾,是对冤情的愤懑。)
    四、(24分)
    13.(10分)
    (1)明朝末年,国家开始动乱,那些称为大官有学问的人,大多迂腐不值得一提,傅山对这些人感到很气愤。(“明季”1分,“搢绅”1分,“不足道”1分,“愤”1分)
    (2)大学士冯溥首先来拜访他,其他公卿也都来探望,傅山躺在床上,不安排(准备)迎接、送行的仪式。(“过”1分,“毕”1分,“具”1分)(3)他的儿子傅眉,比他先去世,因此他把儿子的诗也附在这本诗集后面。(“子眉”1分,“卒”1分,“焉”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