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2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1日作者:未知文章ID:29785浏览:

【原文】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几至大辟。暨阳不以为言,庸赁积资,阴结死士,遂追呼寻禽茂,以首祭父墓,由是显名。
    举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变名姓,隐居避乱鲁阳山中。山民合党,欲行寇掠。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避袁术命召,徙居山都之山。荆州牧刘表礼辟,遂遁逃,南居孱陵界,所在见敬爱,而表深恨之。暨惧,应命,除宜城长。
    太祖平荆州,辟为丞相士曹属。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文帝践阼,封宜城亭侯。黄初七年,迁太常,进封南乡亭侯,邑二百户。时新都洛阳,制度未备,而宗庙主祏皆在邺都,暨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洛阳庙,四时蒸尝,亲奉粢盛。祟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在官八年,以疾逊位。景初二年春,诏曰:“太中大夫韩暨,澡身浴德,志节高洁,年逾八十。守道弥固,可谓纯笃,老而益劭者也。其以暨为司徒。”夏四月薨,遗令敛以时服,葬为土藏。谥曰恭侯。子肇嗣。肇薨,子邦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韩暨传》)

【问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践阼    践阼:登上帝位
    B.更作人排,又费功力    更:又
    C.同县豪右陈茂,谮暨父兄    谮:诬蔑
    D.暨阳不以为言    阳:假装
    2.下列加点词用法或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在官八年,以疾逊位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B.①暨乃因长流为水排    ②于是因宾客见相如
    C.①其以暨为司徒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①而表深恨之    ②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3.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县的一个叫陈茂的权贵,依靠韩暨父兄的帮助,差点做了大官。
    B.韩暨很聪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死去的父亲报了仇。
    C.韩暨多次拒绝出仕,是因为他能够审时度势,最终也做到了明哲保身。
    D.韩暨熟悉古代礼法,提倡节俭,坚持自己的道德追求。
    4.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分)
    (1)暨散家财以供牛酒,请其渠帅,为陈安危。山民化之,终不为害(4分)
    译文:
    (2)暨惧,应命,除宜城长。(3分)
    译文:
    (3)祟明正礼,废去淫祀,多所匡正。(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B(改变)
    2.A,①介词,因为;②连词,表示结果,以致。(B均介词,通过,凭借;C均表示祁使的语气副词;D均表示“因而”的连词)
    3.A(“大辟”是“死刑”的意思,“依靠韩暨父兄的帮助”也不对。)
    4.(1)韩暨拿出自己的家财来供给牛肉和酒,请来他们的首领,向他们陈说利弊。山民受到教育感化,最终不再为害百姓。(“渠帅”1分,“陈”1分,“化”1分,语意1分)
    (2)(因为)韩暨害怕(刘表报复),(只好)答应了(他的任命),(于是)被授予宜城的长官一职。(“应命”1分,“除”1分,语意1分)(3)使礼仪得以推崇,废除了过度的祭祀,很多都得到了匡正。(“淫”1分,“匡正”1分,语意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