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论(节选)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作者:姚鼐文章ID:29924浏览:

【原文】
    李斯论(节选)
    姚鼐
    ⑴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⑵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①《诗》、《书》,明法令,设告坐②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⑶斯逆探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zhòng)侈君而张④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⑤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⑷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注释:①燔:焚烧
    ②告坐:被告发而连坐
    ③逆探:预先了解
    ④张:扩大,扩张
    ⑤遭值:遇到、碰上

【问题】
    22.文章批驳了一位名家的观点,那位名家的观点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商鞅教唆秦孝公禁止官员和民众打成一片。
    B.秦国祸乱天下的办法主要是由李斯设计的。
    C.秦国乐于实施严法是久已习惯并感觉良好。
    D.李斯助秦始皇焚书坑儒源于他的师门传授。
    24.作者认为秦始皇是怎样一个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认识的一个字是【    】(2分)
    25.文章第⑵段和第⑶段分别论述的观点是(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第⑵段论述【    】
    第⑶段论述【    】
    26.作者写作《李斯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22.(1分)李斯利用荀子的学说祸乱了天下(名家为苏子瞻苏东坡)。
    23.(3分)C
    24.(2分)侈(傲慢自大、残暴放纵)(答“固”算错,“固”尚不足以体现作者最深刻的认识)
    25.(4分)1、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2分)2、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2分)
    26.(3分)文章意在批评迎合君主心思、趋附世俗所好的恶劣风气(2分)告诫人们,如果一国的臣子都善于窥探君王的喜好,用趋附时势来迎合残暴放纵的君主而加大对自己的宠幸,最终会导致国家的祸乱(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