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传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4日作者:未知文章ID:29955浏览:

【原文】
    李文博传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耿直,好学不倦,至于教义名理,特所留心。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隶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因为齐王司马李纲曰:“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以为欢笑。其见赏知音如此。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主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节选自《隋书》)
    [注]①坟籍:常称“坟典”,泛指古书。“坟典”是“三坟五典”的简称,“三坟五典”是传说中我国最早的书籍。古人把传说中的三皇写的书称“三坟”,认为它们讲述的是治天下的至理名言。“坟”,意为“土堆”,这里引申为高大之物。古人把传说中的五帝写的书称“五典”,认为它们讲述的也是治理天下的道理。②晏如:晏,平静、安逸;如,语气助词。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反复吟玩    吟:体味
    B.典校坟籍    典:掌管,管理
    C.稍迁校书郎    迁:贬谪
    D.曾诣房玄龄    诣:到……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于教义名理,特所留心
    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B.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
    每延于家,给以资费
    C.虽衣食乏绝,而清操愈厉
    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
    D.今日遂遇文博,得奏用之
    文博遂奋臂厉声曰……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论者以此贵之”的“贵”,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
    B.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C.毕礼而归之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文博方正耿直、不依附权势的品格的一组是(    )
    ①博陵李文博,性贞介耿直
    ②守道居贫,晏如也
    ③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④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⑤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5.下列叙述和评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人公是李文博,他刚正不阿,公正严谨,却命运多舛,令人惋惜。
    B.开皇年间,李文博担任羽骑尉,受到吏部侍郎薛道衡的赏识。李文博没有辜负薛道衡的期望,认真办理公务,并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的行为。
    C.李文博逐步升到了校书郎,后来又出任县丞,因为考核成绩都不好,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得到升调。
    D.本文的另一人物薛道衡虽着墨不多,但形象感人。他慧眼识才,发现了李文博的才能,又用人不疑,其爱才的言行令人敬佩。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
    译文:
    (2)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译文: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译文】博陵人李文博,生性方正刚直,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对于政教经义,特别注意学习。他读书每读到讲论国家的政务和忠臣、有志于功业的人物事迹时,没有不反复体味的。开皇年间,李文博担任羽骑尉,特别受到吏部侍郎薛道衡的赏识,常常让他在办公的房间查阅文书、史册,并帮助检查自己办事办得怎么样。如果处理政事处理得妥善,就让李文博抄记下来;如果选用人才出现疏漏和错误,就委托他加以批评。薛道衡每次听到他的建议,没有不欣然听取的。后来,李文博到秘书内省掌管整理古代典籍的事务,安于贫困生活,坚守清廉的操守,安之若素。虽然缺衣少食,他却更加勉励自己坚守节操,不胡乱与人结交,总是以遵守礼仪、法令作为处世的准则,同辈人没有不敬畏他的。薛道衡了解到李文博贫困,经常邀请他到自己家,周济他财物。李文博与人谈起古往今来治国的经验与教训,熟悉得如同在手掌上指出它们,但是他却缺乏求取官职的本事。李文博逐步升迁到校书郎,后来又出任县丞,考核成绩都不好,所以很多年都没有得到升调。薛道衡担任司隶大夫时,和李文博在京都尚书省偶然相逢,他对李文博很同情,就向朝廷上奏让李文博担任从事。于是,薛道衡对齐王司马李纲说:“今天终于见着李文博,才得以上奏让他被任用。”并因此而十分欣慰。薛道衡就是这样能赏识人才。在洛阳时,李文博曾去拜访过房玄龄,二人在岔路口互相道别,房玄龄对李文博说:“您一生志趣高尚,追求正直,现在已经担任了从事,所以应该能实现夙愿了吧。近来你干了多少除恶奖善的事情?”李文博使劲挥了一下手臂严肃地说:“要使水流清澈,必须首先使源头洁净;要使末端端正,必须首先使根本端正。现在水源治理很混乱,即使我每天罢免十个贪污的郡守又有什么用?”他刚正疾恶,一点也不顾忌避讳的行为举动,都是这样。当时朝政渐渐败坏,官员大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议论者因此很敬重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