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徙京兆蓝田。举进士中第,以拔萃补秘书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9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036浏览:

【原文】
    卢钧字子和,系出范阳,徙京兆蓝田。举进士中第,以拔萃补秘书正字。从裴度为太原观察支使,迁监察御史,争宋申锡狱知名。迁给事中,有大诏令,必反覆省审,驳奏无私。拜华州刺史。关辅驿马疲耗,钧为市健马,率三岁一易,自是无乏事。
    擢岭南节度使。海道商舶始至,异时帅府争先往,贱售其珍,钧一不取,时称絜廉。专以清静治。贞元后流放衣冠,其子姓穷弱不能自还者,为营棺槥还葬,有疾若丧则经给医药、殡敛,孤女稚儿,为立夫家,以奉禀资助,凡数百家。南方服其德,不惩而化。又除采金税。华、蛮数千走阙下,请为钧生立祠,刻石颂德,钧固辞。以户部侍郎召判户部。
    俄而兴士五千戍代北,钧坐城门劳遣,帷家人以观。戍卒骄,顾家属不欲去,酒酣,反攻城,迫大将李文矩为帅,钧仓卒奔潞城。文矩投地僵卧,稍谕叛者,众乃悔服,即相与谢钧,迎还府,斩首恶乃定。诏趣戍者行,密使尽戮之。钧请徐乘其变,而使者不发,须报。时戍人已去潞一舍,钧选牙卒五百,壮骑百,以骑载兵夜趋,迟明至太平驿,尽斩之。即拜检校尚书左仆射。
    大中九年,召为左仆射。钧宿齿,数外迁,而后来多至宰相。始被召,自以当辅政,既失志,故内怨望,数移病不事事,遨游林墅,累日一还。懿宗初,复节度宣武,辞不拜,以太保致仕。
    钧与人交,始若澹薄,既久乃益固。所居官必有绩,大抵根仁恕至诚而施于事。玩服不为鲜明,位将相,没而无赢财。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惩而化    惩:责罚,处罚
    B.戍卒骄    骄:骄傲
    C.诏趣戍者行    趣:催促
    D.钧请徐乘其变    徐:慢慢地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卢钧澹薄廉洁的一项是(3分)
    ①有大诏令,必反覆省审,驳奏无私
    ②贱售其珍,钧一不取
    ③请为钧生立祠,刻石颂德,钧固辞
    ④稍谕叛者,众乃悔服,即相与谢钧
    ⑤遨游林墅,累日一还
    ⑥位将相,没而无赢财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钧所担任的官职必定要做出成绩来,解决驿马疲耗问题,为地方减免税收,包括处理戍卒反叛,样样都能做得很出色,受到好评。
    B.卢钧为人“仁恕至诚”对那些被朝廷流放官员中穷弱的“子姓”,他能慷慨解囊,给予资助,这样“仁恕”执政的结果是“不惩而化”。
    C.卢钧在处理反叛“戍卒”的问题上,根据皇上的旨意,“徐乘其变”,最终“尽斩之”,这说明他在“仁恕”外,也有刚毅而毫不留情的一面。
    D.卢钧多次担任地方官职,开始被朝廷召回时,自认为当“辅政”。在未能如愿之后,对朝廷任命的地方节度使不接受,只接受在京城的“太保”一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钧为市健马,率三岁一易,自是无乏事。
    译文:
    (2)孤女稚儿,为立夫家,以奉禀资助,凡数百家。
    译文:
    (3)既失志,故内怨望,数移病不事事。
    译文:

【参考答案】
    1.B(骄,放纵)
    2.C(第①句说卢钧办事公正认真;第④句写反叛者的悔悟道歉;第⑤句说的是卢钧失意时的举动。)
    3.D(“只接受在京城的‘太保’一职”有误,“致仕”指的是官员退休。)
    4.(1)卢钧替他们买健壮的马,大抵三年一换,从此再也没有出现马儿疲乏的事。(得分点:市,买;率,大抵,大概;易,换。每点1分。)
    (2)对孤女和儿女幼小的家庭,用自己的钱粮(俸禄)资助他们,共帮助有几百家。(得分点:为立夫家:替他们找到婆家;以,用;奉禀,钱粮或“俸禄”。每点1分。)
    (3)失志以后,因而内心埋怨,多次推脱有病不做事情。(得分点:既,已经,或……以后;望,同怨,埋怨,责怪;“不事事”,前一个“事”活用作动词,做。每点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苏武

    【原文】 苏武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