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假山记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1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苏洵文章ID:30086浏览:

【原文】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孽而殇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③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④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⑤踞肆⑥,意气端重,若有以服⑦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殇:未成年而死。②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湍:急流。④数: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⑤魁岸:强壮高大的样子。⑥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⑦服:佩服,这里用为使动。

【问题】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之生,或孽而殇    孽:树木的嫩芽
    B.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汩:沉没
    C.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    濆:水边高地
    D.任为栋梁而不伐    任:职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②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B.①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①而有斧斤之患。    ②则其最幸者之中
    D.①而有斧斤之患。    ②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说明作者对“木之生”惋惜的一组是(    )
    ①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②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
    ③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
    ④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
    ⑤强之以为山
    ⑥为樵夫野人所薪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②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
    5、整体把握全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D.任:能够。
    2.C.A项前一个“则”,连词,意思为“那么”;后一个“则”,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若”、“如果”;B项前一个“为”,介词,意思为“被”;后一个“为”,介词,相当于“因为,由于”;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D项前一个连词,表承接关系,后一个连词,表转折关系。
    3.A
    4.①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②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
    ③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
    5.文中托物寓意(“咏物抒怀、借题发挥”均可),以不幸中有大幸的木假山为喻,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而又不愿与世浮沉,力图自立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树木的生长,有还在幼苗时便死了的,有长到两手合围粗细时而死了的。幸而长成可以用作栋梁的,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而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之中漂流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形状好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多事的人拿走,加工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且避免斧砍刀削的灾难了。但是,在荒野的江边,像这样形状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那么在这最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呢!
    我家有一座三个峰头的木假山。每当我想到它,总觉得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在发芽抽条时没有死,在长成两手合抱粗细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而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没有折断腐烂,却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急流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这里面的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啊。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的像山,而是还有感慨寄寓其间;不仅喜爱它,而且对它又有敬意。我看到中峰,魁梧奇伟,神情高傲舒展,意态气概端正庄重,好像有什么办法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座山峰,庄重谨慎,威严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它们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丝毫奉迎依附的意思,啊!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呀!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