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1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6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104浏览:

【原文】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盘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问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    相:辅助
    B.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谢:道歉
    C.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    矫:假托
    D.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竟:竟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君之不杀笑躄者    举匏樽以相属
    B.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    或师焉,或不焉
    C.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平原君喜宾客的一组(    )
    ①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②争相倾以待士
    ③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
    ④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⑤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⑥于是平原君从之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⑥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从政期间,三次离开相职又三次复就此位,封地在东武城。
    B.平原君没有按请求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是因为他觉得跛足人因一笑就要其妾的命太过分。
    C.平原君杀死讥笑跛足人的妾,并亲自到门上致歉,是为了挽回爱色轻士的影响。
    D.在邯郸危急的时刻,李同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为国献身,因此,平原君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4分)
    (2)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3分)
    (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分)

【参考答案】
    9.D
    10.B
    11.C
    12.D
    13.①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居.稍.怪.定语后置)
    过了一年多,身边逐渐离去的门客超过一半,平原君觉得这事奇怪。
    ②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遂.之.却.被动句)
    李同于是和三千人的军队奔赴秦军,秦军被他们击退了三十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