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6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191浏览:

【原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从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①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有删节)
    注释:①赵简子,即赵鞅,周舍乃其臣僚,曾于简子门前立三昼夜,简子怪而问之,答以愿为其臣僚以效力。

【问题】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于是辞相印不拜
    B.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于我心有戚戚焉
    C.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时同坐人皆怖畏壹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2.加点词古今意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    )
    A.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
    B.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吴之民方痛心焉
    C.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潦倒新停浊酒杯
    D.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3.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实不敢以愚管之见,上干天听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为屋舍才足自容。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D.臣下守职,惧于不称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因为郡相孔融嘲讽他的姓氏目无尊上,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既不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3分)
    译文:
    (2)为傅尽忠,动辄规谏。(2分)
    译文:
    (3)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1.A(A.均为“推辞”。B.第一个为“忧愁”;第二个是“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C.第一个“被”;第二个“我”。D.第一个“犯错误”或“犯罪”;第二个同现代的“坐”。)
    12.C(A.“姓氏”意为“其姓为氏”;B.“痛心”意为“痛恨”;D.“是非”,动词“肯定和非议”;“行为”意为“品行是”。)
    13.B(B.均为动词“往”“到”。A.用,拿;因为。C.修建;被。D.在……方面;比。)
    14.D(D.对原文“时时有所进达”理解有误,应为“经常举荐贤才”。)
    15.(1)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2)担任鲁王傅(老师)时竭尽忠诚,(鲁王)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劝谏。
    (3)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
    是仪,字子羽,北海国营段县人,他最初姓氏,开始时在本县当办事员,接着到北海国政府作事,北海国国相孔融嘲笑他,说他姓的“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的部分,(岂不是民众目无上司)可以改为同音的“是”字,于是他就把姓改了。孙权继承和统管大事,以表示尊敬优待的文书征召是仪。是仪到达后受到亲近和信任,专门在孙权身边负责机密文书的办理,被授予骑都耐的官衔。吕蒙图谋袭击关羽,孙权问是仪的意见,是仪觉得自蒙的计策很好,劝孙权采纳。是仪又随孙权出兵进攻关羽,被任命为忠义校尉。他向孙权陈述理由辞让,孙权下达指令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但是您怎么能够不委屈自己当一下周舍呢。”
    擒杀关羽平定荆州之后,孙权建都武昌,是仪升任梅将军,后来又封为都亭侯,代理侍中职务。孙权还想授给他一支兵马,是仪因为自己不是将才,坚决推辞不受。黄武年间,孙权派是仪到皖县去见将军刘邵,想执行引诱魏军大将曹休前来的计划。后来曹休受骗率军到达,被打得大败而逃,是仪因功升任偏将军,进入皇宫内的尚书台审阅文书。孙权迁都到东边的建业,太子孙登留在武昌镇守,并让是仪辅佐太子。太子非常尊敬他,每件事都先征询其意见,然后才实施。此后是仪进封都乡侯。后来他随太子孙登回建业之后,又被任命为待中,中执法。中书典校郎吕壹诬告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低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禀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当时受牵连的人害怕吕壹,都说听到了刁嘉的恶毒攻击,唯独是仪却说没有听到。结果他一连很多天都受到追根究底的盘问,孙权为此下达的诏令也变得严厉非常,群臣为他的处境担心到了极点。是仪依然据实回答讯问,供辞保持正直而不改变。结果孙权放过了他,刁嘉也得以免罪。
    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两人被正式册封名号后,是仪以本职兼任鲁王傅。是仪担任鲁王傅时竭尽忠诚,鲁王的举动有过失时他总要规劝;他的处世特点是为上司服务勤勉,与入交往态度恭敬。是仪素来不置产业,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恩惠,修建的住宅刚好够自家居住。邻居有一家兴修了一座大宅院,孙权外出时远远望见,问修大宅院那家是谁,左右的侍从回答说:“像是是仪家。”孙权说:“是仪节俭,必定不是他。”一问果然是其他人。是仪就是如此受到孙权的了解和信任。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菜肴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听说之后,特地光临他家,看了他吃的菜饭,还亲自品尝,不禁感慨叹息,立即下令给他增添俸禄,扩大田产和住宅。是仪一再辞让,把受到的恩惠当作忧心的事。
    是仪时时举荐人才,却从不说别人的短处。孙权曾经责备他不谈政事,没有肯定也没有非议,是仪回答说:“圣明君主在上,下面的臣僚尽职尽责,为臣一直担心自己不称职,实在不敢以我浅陋片面的看法,干扰陛下的神思。”
    是仪为国家服务几十年,从未有任何过失。校事官吕壹把朝廷的将相大臣一一告发,有的一个人就多次被他告发有罪,唯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告发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人都像是仪,又何必动用法律条令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白云先生传

    【原文】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

  • 班超

    【原文】 班超 班超字仲升,扶风安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

  • 《论语》选段

    【原文】 《论语》选段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