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书褒城驿壁
(唐)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来,毂交蹄磨,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鹝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吏治之,其能补救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竟,有老氓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令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于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浓,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氓,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问题和参考答案】
10.对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除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答案:B(“除”在文中是“台阶”的意思)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以卖州县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答案:B(B项两个“以”都是表目的连词。A项两个“则”都是连词,但前一个译为“原来”,后一个译为“就”,表承接。C项前一个“且”是连词,表递进,后一个是副词,解为“暂且”。D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前一个为定语的标志,后一个取消句子独立性)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揭示褒城驿破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
②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
③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鹝而后止
④渔钓,则必枯泉汨泥尽鱼而后止
⑤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
⑥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答案:A(排除①和⑥)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当时视他驿为壮
译文: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译文:
(3)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
译文:
答案:(1)(褒城驿)在当时比其他驿站更为壮观。(2)(宾客)都是晚上到早上离开,怎么会有爱惜之心呢?(3)(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短的一两年就轮换两次。
14.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弊政的不满。
参考译文:
褒城驿号称天下第一。等到亲眼所见,(才发现)水池很浅,浑浊肮脏;舟船破损搁浅;庭院台阶一片荒芜,房屋走廊残破,哪里能看得出它(曾经)宏大华丽呢?
询问驿吏,(驿吏)回答:“忠穆公曾经作梁州牧,用褒城控制两个节度使的治所,龙虎形状的节仗旗帜,奔驰的驿马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因此把褒城驿建造得高大、豪
华,来展现雄大的气势。在当时比其他驿站更为壮观。一年之中到这里的宾客不少于几百人,如果晚上能有地方住,饥时能吃饱,(宾客)都是晚上到早上离开,怎么会有爱惜之心呢?至于驾船,那么一定是篙断船破才罢休;钓鱼,一定要泉枯鱼尽才停止;甚至有在廊轩之上喂马,在堂屋里养鹰:所有这些都会使屋宅肮脏破败,器物毁坏浪费。官职小的,他的下属虽然气势凶猛,但还可以制约;官职大的,他的属下更加凶暴蛮横,难以禁止。因此(褒城驿)一天天破败,和先前大不一样。我们八九个人,虽然在招待的空隙,(腾出)一两个人手修整,怎么能顶得住几十上百人残忍地毁坏呢?”
话未说完,有一个老人在一旁笑了,并且说:“现在所有的州县都像驿站一样啊。我听说开元年间,天下富足,号称太平盛世,到千里之外的人不用带干粮,抚养子孙的人不知道什么是战争。现在天下没有战争,可人口一天天减少,疆土不用担心侵略,可田地却一天天减少,百姓一天天贫困,财力一天天竭尽,又是什么原因呢?大凡与天子共同治理天下的,是刺史、县令们,因为他们跟百姓最接近,而政令也能尽快推行。现在的朝廷命官,既不屑于担任刺史、县令,又频繁调动。况且刺史、县令,(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两年就轮换两次。所以州县的政令,如果有不利于百姓,可以革去的其中某些弊政,在刺史就说:‘明天我就要走了,怎么用得着这样呢?’在县令也说:‘明天我就要走了,怎么用得着这样呢?’在发愁时有美酒喝,在饥饿时有美味吃,金银绢帛装进了个人口袋,高高兴兴地一直到任期结束。”唉!州县真像一座驿站啊!况且(还有)在换代之时,奸吏借机任意侵吞,来出卖州县的(情形)啊!这样的话,想要百姓不贫困,财力不竭尽,户口不减少,耕地不减少,真难啊!
我拜别老人以后,整理了一下他说的话,写在了褒城驿屋子的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