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208浏览:

【原文】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请尽蠲①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贼响应。宁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达曰:“古有保甲、义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王守仁破宸濠尝用之矣。”如其法训练,得义勇二千。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曰:“众寡食乏,奈何?”必达曰:“人臣之义,有死无二。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已而复率众来攻,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备御益坚。会援至,贼解去。或言于巡抚,县堡砦②多从贼,巡抚将发兵,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官军有自汀州还者,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自倾橐③计口赎之,询其姓氏里居,护之归。
    县初食淮盐,自明王守仁治赣,改食粤盐,其后苦销引之累,必达请以粤额增淮额,商民皆便。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爷安在?吾等皆宁都民。”拥而出,乃得脱。
    既归里,江西总督董卫国移镇湖广,见之,叹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必达逊谢之。既而语人曰:“故吏如弃妇,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于田间,宁都人岁时祀之。越数年,滇寇韩大任由吉安窜入宁都境,后令④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选自《清史稿》)
    注:①蠲(juān):免除。②砦:通“寨”。③橐(tuó):口袋。④令:宁都县令。

【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罹:遭遇
    B.请尽蠲逋赋以徕之    逋:拖欠
    C.巨炮隳雉堞    隳:毁坏
    D.及贼前锋薄城下    薄:削弱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宁都人哭而送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必达以义勇横击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为若咨部还故职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西宁都条件恶劣,清泰、怀德两乡寇患频仍,百姓生存艰难,许多人迁离家乡,宋必达到任后,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
    B.耿精忠反叛,响应者甚众,势力很大。当叛军攻至宁都时,地方上的营将都不知所措,然而,宋必达却镇定自若,沉着指挥,终于化解了危机。
    C.宋必达因擅自要求百姓改食淮盐,被朝廷罢职,然而,百姓仍然十分爱戴他,纷纷赠送礼物,要为他饯行,他一概不受,体现出两袖清风的高洁品质。
    D.宋必达的宁都保卫战影响深远,江西总督对他极为钦佩,甚至想要帮助他官复原职,但宋必达委婉拒绝了。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3分)
    译文:
    ⑵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3分)
    译文:
    ⑶后令踵必达乡勇之制御之,卒保其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几个词语的义项课文或平对常用词语都出现过。D.薄,应为“追近”之意,《陈情表》有“日薄西山”。A“罹”做“遭遇”解,如“罹难”。B。“遭”应为“拖欠、欠交”,根据《陈情表》“责臣遗慢”中“逋”的“拖延”义项可以推知。c.“隳”做“毁坏”解.如《过秦论》“七庙隳”。
    2.(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使用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B.“而”都表修饰,课文例句源于《劝学》:A。才/竟、却,课文例句源于《师说》;C.用,带领/认为,课文例句源子《出师表》;D-替/谋划,课文例句源于《鸿门宴》。
    3.(3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概蜒与分析”,能力层级c级。原文为“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其罢职是因为购买广东盐场的盐零达到指标,而不是周擅自要求百姓改食淮盐。
    4.(9分)(1)敌人本来就是鸟合之众,趁他们刚刚到来,可以一鼓作气击败他们。(“掩”译为“趁着、乘着”,得1分,如:掩取(乘其不意而夺取或捕捉)、掩捕(乘其不各而逮捕)、成语“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等:“始”译为“刚刚、才”?得1分,如《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家门”;整个句子翻译通顺准确,可得1分)(2)(朱必达)行走到半路,被贼人捉住,贼人威胁要他投降,他不屈服,被囚禁了十七天。(“为……所……”结构翻译为“被”,得1分;“系”译为“囚禁、拘囚”或“捆绑”,得1分,如《<指南录>后序》中“至高邮,制府檄h儿以捕系死”;“旬有七日”译为“十七天”,得1分。)(3)后任县令沿袭未必达练乡勇的办法进行抵抗,最终保住了县城。(“踵”译为“沿袭、继承”,得1分:“御”泽为“抵挡、抵抗”得1分如《觳之战》中“晋人御师必于骰”,《捕蛇者说》中“无御之者”:“卒”译为“最终”,得1分,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廷见相如”,《游褒禅山记》中“卒葬之”)
    【解析】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翻译题涵盖了实词理解、虚词理解、句式运用等方面,照顾到课本知识的巩固,还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