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重言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5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0265浏览:

【原文】
    天子重言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闇①,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言而令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言,有辅周室之固。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隐②。成公贾入谏,王曰:“故不设矣?”对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王射之曰:“有鸟止于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贾出矣,不知之矣。”明日朝,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故《诗》曰:“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其庄王之谓邪!成公贾之隐也,贤于太宰之说也。太宰之说,听乎夫差而吴国为墟;成公贾之隐,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
    【注】①谅闇:皇帝居丧。②隐:隐语。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王射之曰    射:猜测
    B.有鸟止于南方之阜    阜:山上
    C.故言无遗者    遗:馈赠
    D.工诵之,士称之    称:赞颂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将以定其志也    必有以也
    B.天子其封虞邪    其三年不动
    C.听乎夫差而吴国为墟    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
    D.虽无鸣,鸣将骇人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明爱弟之言,有辅周室之固
    A.将军身披坚执锐
    B.成以其小,劣之
    C.既来之,则安之
    D.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答案:D
    (4)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臣下要注意进谏的方式,隐语比直谏有效。
    B.人主不能轻易发言,以成王与唐叔虞,荆王与成公贾为例进行论证。
    C.人主要重视臣下言论,举周公旦、成公贾为例进行论证。
    D.人主要出言谨慎,并且要重视臣下言论。
    答案:B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余一人正四方,余惟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
    译文:
    (2)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言而令成王益重言。
    译文:
    答案:(1)以我一人治理全国,我恐怕出言不善,因此不说话。(2)周公旦可以说是善于言辞的了,一发言使得成王更重视说话。
    参考译文
    国君说话,不能不谨慎。高宗是皇帝,登位正赶上居丧,三年不说话。卿大夫恐惧,很为这件事担忧。高宗说:“以我一人治理全国,我恐怕出言不善,因此不说话。”古代天子如此重视言论,所以说话不会失言。
    成王和唐叔虞平时闲居,拿一个梧桐叶当做玉珪,交给唐叔虞说:“我用这个封你。”叔虞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因此向成王请示说:“天子要封虞吗?”成王说:“只是我自己和唐叔虞开玩笑罢了。”周公说:“我听说,天子不说玩笑话。天子说的话,史官要记载,乐工要歌诵,士要颂扬。”于是就封唐叔虞在晋地。周公旦可以说是善于言辞的了,一发言使得成王更重视说话,表明了爱抚弟弟的意思,又辅佐了王室。
    楚庄王继王位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成公贾进谏,庄王说:“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进谏,我是和君王说隐语的。”王说:“为什么向我说隐语呢?”回答说:“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庄王猜度说:“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三年不动,是用来定自己的志向;它三年不飞,是用来增长翅膀(增强国力);三年不叫,是用来观察治民的法则。这只岛虽然不飞,飞就要冲天;虽然不叫,叫就要惊人。你出去罢,我知道这个隐语的意思了。”第二天上朝,提拔了五个人,贬退了十个人。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所以《诗经》上说:“为什么这么久呢?是要行仁义呀;为什么这么长呢?是要建功业呀。”说的就是庄王这样的人吧!成公贾的隐语,比太宰(pǐ)的游说强多了。太宰的游说,夫差听了,导致吴国灭亡;成公贾的隐语,使楚王清醒,楚国因此而称霸天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陈平却谗

    【原文】 陈平却谗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

  • 钓台

    【原文】 钓台 (明)王思任 七八岁时,过钓台,听大人言钓台事,心私仪之。以幼,不...

  • 武昌九曲亭记

    【原文】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

  • 杜甫

    【原文】 杜甫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

  • 陈驭虚墓志铭

    【原文】 陈驭虚墓志铭 方苞 君讳典,字驭虚,京师人。性豪宕,喜声色狗马,为富贵容...

  • 陈轸

    【原文】 陈轸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