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8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9日作者:未知文章ID:31542浏览:

【原文】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是将两种相似且难以区分的天气现象共同提及的概括性说法。
    ②雾是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轻雾。由于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光的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③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浑浊,并导致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由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④雾和霾常常相伴出现。区别雾和霾,空气相对湿度是重要依据。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霾造成的,人们习惯上称此时的天气为霾天;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主要是雾造成的,通常被称为雾天;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空气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一般被统称为雾霾天。
    ⑤在雾霾天气中,PM2.5是“罪魁祸首”。其主要来源有多个:一是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二是汽车尾气;三是工厂制造出的废气污染;四是冬季取暖时燃烧煤炭低空排放的污染物;五是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以及垃圾焚烧产生的烟尘。
    ⑥这些污染颗粒和细菌、病毒等一起附着在水滴上,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大雾一周不散,烟尘废气在低空聚积,期间有4700人因呼吸道疾病死于非命,雾散后,还有8000多人因雾死亡。“雾都劫难”震惊世界,人们将伦敦雾灾列为20世纪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这是显性危害的例子,更多的情况是雾霾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人的健康。
    ⑦雾霾天应减少开窗,减少外出,外出时避免骑车,戴正规合格的口罩、多食清肺润肺食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源头上采取“减排消尘”的措施。此法既能减少由温室气体引发的空中水汽,又能减少空气中的凝结核,从而达到控制雾霾频发的现象。这方面伦敦做出了榜样:1956年英国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在“减排消尘”上大做文章,如今已见成效,原来每年有几十个雾霾天,现已降至5天,世界著名的“雾都”已【名不副实】。

【问题】
    16.第⑦段中“名不副实”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指【    】和【    】不相符。(2分)
    17.第④段的“常常”能否去掉?请阐述理由。(3分)
    18.第⑥段划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其作用是【    】。(3分)
    19.根据文章第①-④段内容,结合下列两张图表,判断徐汇区12月5日、6日、13日的天气,将相应选项填在横线上:(6分)
    12月5日【    】
    12月6日【    】
    12月13日【    】
    A.雾天
    B.霾天
    C.雾霾天

    20.本文⑤-⑦段依次说明了:【    】、雾霾的危害、【    】。其说明顺序是【    】(6分)

【参考答案】
    16.(2分)伦敦“雾都”的名号;雾霾天很少的实际情况(每年只有5天的雾天的实际情况)
    17.(3分)不能。“常常”的意思是“经常”,表明很多时候如此。如果去掉则表示雾与霾总是相伴出现,这与事实不符。“常常”用词很准确(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8.举例子(1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雾霾对人体健康有着显性的危害(2分)。(多写“不知不觉的危害”扣1分)
    19.(6分)A.C.B
    20.(6分)雾霾中PM2.5的主要来源(雾霾的主要污染来源)、应对雾霾的方法(意对即可)。逻辑顺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