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2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叶倾城文章ID:32154浏览:

【原文】
    木秀于林,风必助之
    叶倾城
    ①学者谢泳在研究西南联大的时候注意到,当时同班的学生,后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机遇上:“是机遇影响了才能,不是有才能就能得到机遇。有才能没有机遇,才能慢慢就没有了;而有机遇,没有才能慢慢也会发展出才能,获得成功。”
    ②同学少年的日子,大家都是纤纤小树,生长在同一片苗圃里。而后,大家渐渐分散到人生的大森林里,有些不幸落在低洼,有些却有缘栽种在山顶;有些栽在沃野中,有些留在沙土上。种在山顶的,比周遭的林木都高出一截,于是,更多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春天的第一场雨也都给了它。
    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错。狂风暴雨季节,它在风中凌乱,断了一地的枝丫。但,一年能有几次摧折之风?平常日子里,风把它的花粉传播,蜜蜂蝴蝶都飞来;借助风势,它的种子传播天下。而随着它越长越大,成为参天大树,小小的风对于它,连摧折都无能为力了。它得到的越多,其他树就得到越少——资源,不过就是一碗饭,你多吃一口,其他人就饿着。
    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得大,毕竟人家还可能不同科不同纲不同属,而我们,都是人科人属人种。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说得出来;伟大的、撼动世界的发明,多是人曾心念一转间想到的。区别何在?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只取决于,你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忙。
    ⑤就像如果树会说话,森林里也有窃窃私语,最矮的灌木丛,满腹心事只能说给小草听——小草可能还似听非听。而百年红松,才有资格发出松吟,好风凭借力,松涛入你梦。
    ⑥你要当灌木还是红松?想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是笑傲风云?你是愿意湮没人海,默默无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
    ⑦一切,都是人类自愿的选择。

【问题】
    1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    】(3分)
    16.文章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17.本文引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时反其意用为“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下面列举了几则格言,请运用此技法,任选一句,从反面立论,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4分)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②大器晚成。③万事开头难。

【参考答案】
    15.只有拥有机遇,才能发展才能,获得成功。(3分)
    16.比喻论证。(1分)第②节用树木的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的结果也不同,来论证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成长的结果必然也不同。(2分)
    17.示例:万事开头易。什么事情一开始都是比较简单、容易的,比如做事、学习都是如此。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就好像我们上学,从小学到大学,知识体系越来越庞大复杂。所以,做事以及学习时,我们都要充满兴趣,保持信心,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地把事情进行下去。(4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