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发布时间:2017年7月29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7日作者:宗白华文章ID:34088浏览:

【原文】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选自《百年老课文》,有改动)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问题】
    15、第⑤段加点词“鲜”读(填字母)【    】(A、xiān,B、xiǎn),意思是【    】。(2分)
    16、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7、从第③段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可能有的“常态”是【    】(5分)
    18、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的作用是:运用【    】的论证方法,既证明了【    】,也证明了“中国学者”缺失【    】(5分)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学者应有的态度与精神。
    B、学者的态度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C、学者的精神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D、学者应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参考答案】
    15.B(如果直接写出正确拼音,也给2分);少
    16.B
    17.(作)狡辩,(作)遁词,(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
    18.对比论证(1分)
    什么是真正的学者精神/欧洲中古学者宁愿牺牲性命也不愿牺牲真理(不写“欧洲中古学者”扣1分)
    真正的学者精神/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牺牲真理
    19.D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