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排坐起

发布时间:2017年8月16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作者:张翔文章ID:34245浏览:

【原文】
    从后排坐起
    张翔
    我工作的学校在郊区,位置有些偏僻,通往城里的公交车不多,人总是很多。
    有一次我和一名学生进城,上车的时候,车上的人很少,学生却一定要拉我到最后一排去坐,我很诧异,问她:“前面有位置,为什么我们要坐最后呢?”
    她俏皮地眨着眼睛,悄悄地对我说:“这趟车人特多,我敢保证,我们坐在前排的话,迟早要站起来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坐后排,就万事无忧了。”
    看着这个诚实的孩子,我很吃惊,没想到坐公交车居然有这样的讲究。
    后来,我和一位叫汉克的英国留学生去办事,也坐公交车。我上车后准备坐前排,但汉克拉着我就坐到后排去了。我想起那位女学生,很悲哀地想:汉克该不会这么快就“入乡随俗”了吧!
    我提醒他:“我们只坐3站就到了,为什么不坐前排呢?”
    汉克很吃惊地看着我说:“难道我们先上公交车的人不应该先坐后排吗?”
    轮到我疑惑了,我问:“为什么先上来的就要坐后排呢?”
    汉克说:“在我们英国,先上车的人都是从后排坐起,因为这样方便后面的人上车啊!”
    我顿时无语,心潮翻涌。
    回去之后,我找了一个在伦敦生活过的教授一问,教授笑着告诉我:“没错,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恪守的规矩,这样可以让车厢整洁而不至于拥挤,更重要的是,让后上车的人能在短时间就顺利坐好。另外,他们的公交车上从不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把公交车的前两排留给这些人。”
    末了,教授笑着问我:“这下你知道为什么当时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人开着巴士来了吧?”
    我恍然大悟,很肯定地回答:“一定是因为巴士里藏着他们国家美好友爱和谐的文化。”
    我不禁想,世间最精深最美好的文化在哪里?也许就藏在这一个座位的选择里。
    (选自《读者》2014年第24期,有改动)

【问题】
    15.选文中,“我”的心理经历了五次变化,首先是“诧异”,随后分别是什么?(4分)
    16.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看着这个诚实的孩子,我很吃惊,没想到坐公交车居然有这样的讲究。
    我不禁想,世间最精深最美好的文化在哪里?也许就藏在这一个座位的选择里。
    17.文章的标题有何作用。(4分)
    18.文章主要运用哪一种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主题,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5.悲哀、疑惑、心潮翻滚、恍然大悟
    16.“诚实”二字突出学生在老师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见她对座位的选择方式已经内化为一种习惯,与下文的那个英国留学生形成鲜明的反差。(2分)“藏”字表明最精深最美好的文化往往通过小事通过细节折射出来,如果我们不认真观察、不细细思量就会忽略掉。
    17.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更紧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18.对比。文章讲了两个故事、塑造了两种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从反面突出了第二个故事及其中的人物,有力地向我们诠释了“最精深最美好的文化”的内涵:它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养成;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顶一下
5
62.5%
踩一下
3
37.5%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