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耶之艺魂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6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作者:冯骥才文章ID:35476浏览:

【原文】
    摩耶之艺魂
    ◆冯骥才
    ①摩耶精舍在台北的正北面,毗邻台北故宫博物院,面朝一条从山林深处潺潺而来的溪水。一边是儒雅的人文,一边是天然的山水。大千先生的故居貌不惊人,一座朴素的门楼静静地立在一条弯弯曲曲上坡的小道边,倘若门楣上不是悬挂着台静农题写的“摩耶精舍”的墨漆木匾,谁知这是一代大师的故居?
    ②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他把一座别出心裁的双层楼式四合院放在这块土地的中间。前后有花园,中间也有花园。前园很小,植松栽竹,引溪为池,大小锦鲤,游戏其间;房子中间还有小园,立石栽花,曲廊环绕,可边走边赏。至于后园与前边的园子就大不一样了。来到这里,视野与襟怀都好像突然敞开,满园绿色似与外边的山林相连。大千先生还在园中高处搭了两座小亭,以原木为柱,棕榈叶做顶,得以坐观山色溪光晨晖暮霭林木飞鸟。
    ③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在园林的营造上,大千先生一任天然,稍加修整而已,好似他的泼墨山水。园内的地面依从天然高低,开辟小径蜿蜒其间;草木全凭野生野长,只选取少许怪木奇花栽种其中;水池则利用地上原有的石坑,凿沟渠引山泉注入其内。院中有一长条木椅,式样奇特,靠背球样地隆起,背靠上去很是舒服。他每作画时间长,便来院中坐在这椅子上,一边歇背一边赏树观山,吸纳天地之气。
    ④细细琢磨,大千先生这后花园构思真是极妙。矮矮的围墙外是一片自然的天地,园内园外大气贯通,合为一体。房子里边也一样融入了这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到处陈放他喜好的怪木奇石,一排挂在墙上的手杖全是山间的老枝、古藤、长荆、修竹,根根都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这情致与美感到了他的画上,一定就是绝妙山水了。
    ⑤摩耶精舍是大千先生精神的巢和心灵的床。这里既没有鄙俗的器物与艳俗的色彩,也不见世俗的享乐和物欲的张扬,更不是名利的展厅与文化的秀场,而是无时无处不体现着——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这就更使我明白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在中国画坛如日中天的大千先生,为什么会忽然远赴大西北的敦煌,举着油灯去临摹幽暗洞窟中那些被历史忘却的千年壁画了。】
    ⑥现在,我们把敦煌的大千先生与这里的大千先生合在一起,就认识到了一位大师的精神之本,也就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艺术之魂,这便是故居的意义。
    ——选自2011年《中国艺术报》

【问题】
    24.作者在重点介绍后花园之前,为什么还要用简洁的笔墨介绍前园和中园?(2分)
    25.作者认为“这后园一定是大千先生心灵徜徉之地”,那么,请概要说说后花园“景”与“物”的构思理念是什么?(2分)
    26.细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原文中选4个字精要概括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主要做了一项什么工作?(2分)
    张大千【    】。
    27.你认为张大千先生的精神之本和艺术之魂究竟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28.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吴均《山中杂诗》的后两句。(2分)

【参考答案】
    24.(2分)因为文章的介绍对象是摩耶精舍,而不只是摩耶精舍的后花园,前中后园都介绍到才能给人以完整印象;另外介绍前园和中园的“小”与“一般”,是为了烘托后园的“大”与“特别”。(两个要点各1分。主观题型,意近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布局谋篇中详略得当、烘托铺垫等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
    25.(2分)融入了天地的生气与自然的野趣。(另答“一任天然”“吸纳了天地之气”“带着大自然生命的情致和美感”中的任何一句亦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提取相关信息解读关键语句的能力。)
    26.(2分)临摹壁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长句中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
    27.(2分)对大自然和艺术本身真率的崇拜与神往。(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的能力。)
    28.(2分)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