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发布时间:2018年1月4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8日作者:常江文章ID:35509浏览:

【原文】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常江
    ①任何社会都存在偶像,任何社会也都需要偶像。在中国,大众偶像的“出世”大致有三种方式。
    ②第一种是以国家为主导性力量的“自上而下”的塑造,承载着改造思想、教化大众的重任。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
    ③第二种偶像塑造的方式,是一种以文化机构和文化力量为主体的、“中观”层面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在思想文化领域,李泽厚、高尔泰和朱光潜等美学家,则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智识的力量,一种既高贵、又有明确价值旨归的行动指南。在大众文化空间中,一些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因其商品化色彩的气质,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最初的一批娱乐偶像。高仓健、费翔
    ④上世纪90年代是偶像生产话语机制的转折点。商业力量开始全面占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闲暇时间。商业时代的偶像以“精致”为主要特色,其带给人们的应当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商业体制以大众消费为收入来源,于是大众似乎于其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
    ⑤2005年,当带有鲜明中性风格的青年歌手李宇春,在350万条手机短信投票的簇拥下,成为新世纪初最为耀眼的娱乐偶像,而一度被城市青年顶礼膜拜的知识精英如易中天,也摩肩接踵地走进《百家讲坛》,用旧式知识分子不可想象的方式,完成对文化的商品化。
    ⑥从雷锋、李泽厚的庙堂之高,到李宇春、易中天的江湖之远,中国人塑造偶像的方式由自发而自觉、由粗放而精致、由直白而隐晦。其间隐藏的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实在一言难尽。只是有一点,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认同,那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塑造出来的偶像,都旨在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偶像的持续存在,有时只不过是表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这么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而已。
    (选自2016年4月22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问题】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放军战士雷锋和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相继成为国家倾力打造的赫拉克勒斯式的民间偶像,他们承载着改造思想、造化大众的重任。
    B.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演艺界人士如高仓健、费翔,成为处于进取性和幻灭感夹缝中的中国城市青年的精神偶像。
    C.以李宇春、易中天等商业时代的偶像,带给人们的只是纯粹的愉悦,而不宜附加任何明显的政治或文化意图。
    D.由于人们总是对周遭世界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期冀,却又不具备改变现状的能力或勇气,所以不同类型的偶像能持续存在。
    10.请根据提示概括中国大众偶像“出世”的方式,并指出变化的根本原因。(4分)
    方式:国家力量主导、【    】、【    】
    根本原因:【    】
    11.本文标题可换作“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请简析这两个标题的优点。(4分)
    《偶像塑造的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
    《浅析偶像塑造方式变化的原因》:【    】

【参考答案】
    9.(3分)A
    10.(4分)文化力量为主导
    商业力量为主导
    社会观念和文化生态的变迁,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精神领域内的需求。
    11.(4分)化用经典名篇名句,文字典雅,激发阅读兴趣。
    清楚点明文章内容,体现文体特征,学术味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