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

发布时间:2018年2月20日更新时间:2025年5月18日作者:未知文章ID:35673浏览:

【原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②窟室:地下室。③长铍:长矛。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⑤擘:拆,掰开。

【问题】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2)【仓】鹰击于殿上
    (3)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4)酒既【酣】
    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
    9.简答题。(6分)
    (1)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
    (2)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参考答案】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
    (2)通“苍”
    (3)派,派遣
    (4)尽兴地喝酒
    7.(2分)B
    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
    (2)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
    9.(1)(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于尽”的得1分。
    参考答案: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
    (2)(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
    参考答案: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送王昌龄

    【原文】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

  • 女冠子·元夕

    【原文】 女冠子 元夕 蒋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

  • 戏答元珍

    【原文】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

  • 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刘长卿《送严士元》

    【原文】 送张舍人之江东 李白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

  • 晚次鄂州

    【原文】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

  • 田家

    【原文】 田家 (宋)郑獬(xi )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