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0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3日作者:未知文章ID:37176浏览:

【原文】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注】①原:原国
    ②卫:卫国

【问题】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①遂与大夫【期】十日
    ②遂罢兵而【去】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攻原得卫者,信也。
    译文:
    16.如何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3分)

【参考答案】
    14.(2分)①约定
    ②离开
    15.(2分)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却得到了卫国的原因,是守信用。
    16.(3分)答案示例:如果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恪守诚信),得人心,因而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功亏一篑(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
    【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士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限。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从原国回来的战士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离开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