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初晴游沧浪亭 【乙】韬光纪幽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30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24日作者:未知文章ID:37596浏览:

【原文】
    【甲】初晴游沧浪亭
    【北宋】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乙】韬光纪幽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①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节选)
    ①兔丝女萝:植物名。

【问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曲折【蛇】行(▲)
    (2)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
    (3)犹徘徊不忍【去】(▲)
    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环西湖之山/凡三面
    B.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
    C.遇/会心处
    D.悠然遐想者/久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
    9.【甲】诗【乙】文各记一亭,沧浪亭“▲”,韬光亭“▲”(用诗文中关键词填空),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这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所写的“▲”一样。(3分)
    10.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娇云浓暖弄阴晴
    ▲
    11.【甲】诗和【乙】文中都描写了“鸟鸣”,有何共同的作用。(2分)
    ▲

【参考答案】
    6.(3分)(1)像蛇一样
    (2)类
    (3)离开(每空1分)
    7.(2分)B
    8.(3分)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9.(3分)静
    幽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0.(2分)句中的“弄”字,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娇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11.(2分)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鸟鸣来侧面衬托出环境的幽静,表现出作者悠闲喜悦之情。
    附:总共有三面围绕西湖的山,其中西山最好;占据西山的佳处只有四个寺,灵隐寺是其中最好的;统率灵隐寺的优美景色有五个亭子,韬光亭是最幽静的。韬光亭在韬光寺后面的北高峰下,我们开始从西北角上山,路很险峻,曲折得像蛇在爬行,两边都是山峰悬崖,陡峭隔绝,几里路上连续不断。美好的树和美丽的竹子在这里长得很茂盛,兔丝女萝之类的植物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延伸,并且分散地生长,树阴交叠,绿色密密地遮掩着,太阳光从树叶下面泄露下来,莹洁干净像琉璃一样召人喜爱。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山峰回环,路跟着转弯,有的游客有先有后走散了,看见树的缝隙中隐约有人影,常常远远地相互呼叫和应答,遇到称心的地方,就靠着树休息,垫着草坐下,悠悠地遐想很久很久,再起身行走,走了一段又停止,还是犹豫着舍不得离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