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

发布时间:2019年2月22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38072浏览:

【原文】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问题】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③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恃:
    ④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嗜: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9.【甲】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
    20.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
    17.①得:通“德”这里是恩惠,感激的意思
    ②已:停止
    ③恃:依靠
    ④嗜:特别爱好(4分)
    18.高位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高位厚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2分)
    19.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饥人不受一箪食、一豆羹”和“有人接受万钟厚禄”的事例,既从正面论述了有人有重义之心,又从反面论述了有人见利忘义,突出有力地证明了要“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3分)
    20.两个语段都写了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2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