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是幸福之本

发布时间:2019年3月3日更新时间:2023年10月21日作者:乐黛云文章ID:38408浏览:

【原文】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问题】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B.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C.有知音相伴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D.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是幸福的根本。
    15.文中加线句中的分号可否改为句号?从论证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5分)
    16.“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若删去“尽”字,对意思表达有何影响?(4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今年我八十初度,老伴开玩笑地送我一首打油诗,道是“摸爬滚打四不像,翻江倒海野狐禅。革故鼎新心在野,转识成智觉有情。”落款是“浪漫儒家”。关于我当年一无基础、二无条件,年已五十,却硬要以新学科比较文学为毕生志业,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算是最知情的人!有这样的知音相伴终身,我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吧。
    18.下列理解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幸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以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
    B.幸福的家庭都一样,因为幸福的根本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
    C.拥有和平、温饱、健康等基本条件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D.即使生活贫穷、儿女东零西散甚至无家无室,也可以是幸福的。

【参考答案】
    14.(3分)D
    15.(5分)不可以。用分号,表明前后两点内容不但是并列关系,而且是一个整体,突出了两个幸福家庭之间差异之处的对比关系,更有力地证明了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改用句号后便无此效果了。
    16.(4分)“尽”意思是全,“不尽”表明“金榜题名”之类的事是幸福源泉的一部分,若删去“尽”,就把“金榜题名”之类的事完全排除在幸福源泉之外了。
    17.(5分)应放在第4段的后面。第4段在引用的基础上指出有知己朋友是人生最难得的幸福。插入段文字写老伴送我打油诗道出对我的深刻理解让我感到幸福,相当于以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有朋友有知音的人生是幸福的。二者正好形成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18.(3分)C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