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发布时间:2019年4月19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2日作者:未知文章ID:39347浏览:

【原文】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闲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烧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

【问题】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12.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4分)唐朝时,秋仁杰千方而计排挤秦师德。可秦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道”,两力向炎则天推荐秋仁杰,赞资他的治国才能。秋仁杰看了荐表后道境难密,祈服于去拓德的包密之心。
    13.结合语境,请简析第⑩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0.(2分)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11.(3分)D
    12.(4分)这个事例最适合放在第⑥段,因为事例中娄师德面对狄仁杰的排挤,却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与第⑥段论述的观点一致。
    13.运用了比喻,把饶人比作乘风而进的一叶扁舟,形象生动地将饶人的作用表达出来,并且语言清新流畅,富有美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