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8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0949浏览:

【原文】
    (光绪)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①二事。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不决。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②百里之势。今崇厚又议畀③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臣维俄人包藏祸心,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④。”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六年四月,宗棠舆榇⑤发肃州,五月,抵哈密。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九》
    【注释】①叛人:俘虏。②蹙:收缩。③畀:给予。④勉旃: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语助,之焉的合音字。⑤舆榇(chèn):抬着棺材。

【问题】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蚕食不【已】/待君久不至,【已】去。
    B.兹一矢未【加】/万钟于我何【加】焉?
    C.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遂【许】先帝以驱驰
    D.宗棠舆榇【发】肃州/野芳【发】而幽香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11、为了从俄国收复伊犁,左宗棠做了哪些努力?(3分)

【参考答案】
    9、C(许:答应,应允。A已:停止/已经。B加:增加/益处。D发:出发/开放。)
    10、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⑴主张在新疆建行省。
    ⑵上书分析割地求和的弊端,揭示俄国的阴谋。
    ⑶献出对付俄国的计策,表明为国出力的心志。
    ⑷抬棺出战,表明为国鞠躬尽瘁的决心,激励了将士为国效力。
    (每点1分,答到三点即可。)
    【译文】
    (光绪)四年正月,左宗棠列条陈述有送在新疆建行省的事宜,同时请与俄国谈判有关归还伊犁和交换俘虏这两件事。朝廷派遣全权大臣崇厚出使俄国。俄国用通商、划分国界和索要赔款三件事相要挟。崇厚轻率地鉴订了条约,但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反对,议论好久都没有决定下来。左宗棠上书说:“从俄国占据伊犁以来,蚕食侵占没有止日,新疆已有每日缩地百里的势头。俄国就把伊犁看成自己的外府,等我们要讨回土地,他们就索要赔款卢布五百万元。这样俄国归还伊犁,对俄国而言没有丝毫损伤,而我们得回伊犁,只不过是一片荒野郊原。现要崇厚又提出给俄国陬尔果斯河和帖克斯河,这就是把伊犁西南的土地划给俄国。在军事上打不过人家的时候,才有割地求和这样的事。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俄国的商人目的想要进行贸易,他们的政府便在各地广设领事馆,想借通商之由深入腹地,这是商务里切不可准许的。我认为俄国人包藏祸心,妄自猜测我国可能已经厌倦兵事,用全权大臣出使谈判的办法来牵制边疆大臣。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的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的去获得胜利。我虽然衰老平庸,但哪里敢不勉力效忠呢?”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崇厚获罪离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的和约。这时左宗棠请求亲自出兵驻防哈密,策谋收复伊犁。光绪六年四月,左宗棠为表示就死的决心命人抬着棺材从肃州出发,五月,抵达哈密。第二年正月,和议达成了,俄国交还伊犁,海上兵舰也都撤走了。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