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①,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7日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作者:未知文章ID:41458浏览:

【原文】
    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①,然后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②。】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得不至揉熟③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今浮图、
    老氏④尤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
    【注】①[茵褥]被褥。②[脑]书脑,即书的订处。③[揉熟]揉坏。④[浮图、老氏]指佛教徒、道教徒。

【问题】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忘路【之】远近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①【既】出,得其船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C.①【乃】不知有汉    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D.①藉【以】茵褥    ②今于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
    12.选文是司马光训诚儿子的一段话,能体现出司马光对书有着怎样的态度呢?

【参考答案】
    10.D
    11.这不只是担心手上的汗水浸到书页上去,也担心碰到书的装订处。
    12.一是担心书籍受到污损,体现出司马光对书的爱惜;二是司马光的语言和动作体现出他对书的敬重。
    【解析】
    1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的“之”分别是“助词,的”和“语气助词,无实义”;B项中的“既”的意思分别为“已经”和“既然”;C项中的“乃”分别是“竟然”和“于是,就”;D项中的“以”都是“介词,用”的意思。故选D。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的“惟、及、虑、脑”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物的行为和语言来概括司马光对书的态度。“至于启卷,必先几案洁净,藉以茵褥”——对书的爱惜;“端坐看之,或欲行看,即承以方版,未尝敢空手捧之,非惟手汗渍及,亦虑触动其脑。每至看竟一版,即侧右手大指面衬其沿,而覆以次指面,捻而夹过,故得不至揉熟③其纸。每见汝辈多以指爪撮起,甚非吾意。今浮图、老氏④尤知尊敬其书,岂以吾儒反不如乎?汝当谨志之”——对书的爱惜和敬重。
    参考译文:
    说到打开看书,必然先把几案打扫干净,用褥子铺垫在书下面,然后端坐好,才看书。有时候(不能端坐着看)需要边走边读,那就把书放在方的木板上(读),从来不敢直接用手捧着书,这不但是担心手汗浸到书页上去,也担心碰到穿订书的线。每到看完一页,就用右手大姆指的侧面贴着书页的边沿,再用食指(与姆指相配合)捻起书页,这样翻过一页,因此可以不把纸弄烂。我常看到你们翻书时直接用手指撮起书页,这很不合我的意思。现在佛教道教中人(和尚、道士们)尚且知道尊敬他们的经书,我们儒家怎么能反而不如他们呢?应该要记住我的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