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发布时间:2020年3月2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作者:梁衡文章ID:42252浏览:

【原文】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梁衡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可纠结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其实,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偷得仙桃能成仙,搬来救兵也称王,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你超越阅读而进入写作,发表了作品时,别人又开始了对你作品的阅读。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就是这样螺旋式前进。
    ⑤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以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
    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如果你说老了,已胸无大志,那么,阅读至少可以疏通头脑,不至于让你提前痴呆,输在了终点线上。再者就算你无所谓了,也该为下一代装出一个阅读的样子,别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
    ⑥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那大战期间,为解决军做单调冷寂的间题,提高士气,政府向革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
    质同样不能少。
    ⑦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⑧为了精神生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7日第4版,有删改)

【问题】
    17.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    】等论证方法。(2分)
    18.第②段写小男孩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请写出你依靠课外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丰富精神生活的经历,并谈谈你的感悟。(80字以内,标点不占字数)(4分)

【参考答案】
    17.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18.用一个孩子运用阅读所获知识,解决生活中大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强调了阅读的作用,引出“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的观点,同时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和兴趣。
    19.我们要为精神生活而阅读。
    20.读《童年》使我我在学习中不再懒惰,不再向父母要求更多。因为我明白现在辛苦读书实在算不上什么苦差事,艰难困苦的生活正可以磨砺意志,让人变得坚强。无论怎样都要正视苦难,心向光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 详定试卷(其二)

    【原文】 详定试卷(其二)① 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当时赐帛倡...

  • 九日送别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原文】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 海棕行

    【原文】 海棕行 杜甫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