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发布时间:2020年3月24日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作者:未知文章ID:42658浏览:

【原文】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问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共4分,每小题1分)
    (1)选贤与能(    )
    (2)不独子其子(    )
    (3)屋舍俨然(    )
    (4)寻病终(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题2分)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3分)
    1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3分)
    16.【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

【参考答案】
    12.(1)同“举”,选拔
    (2)以……为子
    (3)整齐的样子
    (4)随即,不久
    13.(1)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2)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4.①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
    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1分)
    15.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
    16.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1分)【乙】文“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1分)【甲】文侧重于议论(1分)【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1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寄陈伯玑金陵

    【原文】 寄陈伯玑金陵 (清)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①第几桥? 欲折一枝...

  • 赠别友人

    【原文】 赠别友人 卢纶【1】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

  • 宿武阳即事

    【原文】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 甲辰八月辞故里

    【原文】 甲辰八月辞故里①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

  • 浪淘沙·临川文昌楼望月

    【原文】 浪淘沙 临川文昌楼望月 张翥① 醉胆望秋寒,星斗阑干。小窗人影月明间。客...

  • [中吕]喜春来·金华客舍

    【原文】 [中吕]喜春来 金华客舍 张可久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 可怜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