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乙】三闾祠①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8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未知文章ID:44525浏览:

【原文】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三闾祠①
    (清)查慎行
    平江远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注释:①三闾(1ǚ)祠:位于湖南汩罗。②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③岁时:节令。

【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是】马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湘兰沅芷年年【绿】
    (2)翻译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3)用“/”划分朗读节奏(各划1处)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平江远山极目回。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孔子云:“何陋之有?”
    (5)“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这两句是化用屈原《离骚》中的“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请结合乙文,赏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6)甲乙两文都在谈人才问题,甲文指出因为①“【    】”的现实,造成了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终被埋没,摧残:乙文中,作者认是②“【    】”导致了屈原终被放逐的命运。(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①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②这样;
    ③通:通晓;
    ④变绿。
    (2)①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亡国之恨难以消除,此时此刻好像楚国人一样对屈原的同情和哀思。
    (3)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平江远山/极目回。
    (4)B。
    (5)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及有对屈原的劝慰之辞,又蕴涵了悲愤及同情。
    (6)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未有庸人不忌才。
    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三闾祠》此诗首联写景,诗人伫立平旷辽阔的楚国旧地,放眼望去,但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颔联写对屈原的劝慰之辞,蕴涵了悲愤及同情;颈联正面抒写对诗人的沉痛惋惜之情;尾联仍回到现实的景物中来,并以想像作结。全诗沉郁而清幽,笔力曲折,言议透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