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游北山记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7日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作者:晁补之文章ID:44945浏览:

【原文】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1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2,如蜗鼠缭绕○3,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4,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问题】
    8.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一峰高绝有路介然仅可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稍【西】
    (2)相【顾】而惊
    (3)声切切不【已】
    (4)二三子不得【寐】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与【之】语,愕而顾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如蜗鼠缭绕,【乃】得出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山风飒然【而】至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因】追忆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12.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桃花源记》

【参考答案】
    8.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9.(1)向西
    (2)看
    (3)停止
    (4)睡觉
    10.C
    11.(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相迎。
    (2)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12.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